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重收费的实施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效果,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和运输供求关系的不断变化,原有的收费模式与费率标准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发展要求,以往的研究往往只关注于费率标准的制定方法与理论研究,忽略了费率制定之后要依据相关因素进行调整并分析其产生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从计重收费费率标准制定与调整机理出发,运用经济学、统计学以及灵敏度分析等理论对于计重收费费率影响以及相关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并深入研究费率调整对于公路交通各个因素之间影响的敏感性。首先分析了国内现有计重收费模式的差异性问题,主要分为不分档完全计重收费模式、分档完全计重收费模式和不完全计重收费模式三种模式,以及分析各种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计重收费对于区域交通分配的影响以及对于公路运输效益和运输成本的影响。其次,分析了与高速公路计重收费费率密切的影响因素,包括交通量、车辆运营成本、高速公路运输效益等内部因素以及高速公路运营成本、减少交通事故效益、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政策等其他方面的因素。再次,通过采用STATA统计软件对交通数据进行固定效应模型分析。通过描述性统计结果,研究所选变量及该变量样本数据特征;然后,通过相关性分析来探讨这些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用回归和检验结果说明各影响因素与因变量——费率之间的联系,最后验证了假设一:高速公路车辆运营成本与计重收费费率负相关,以及假设二:高速交通量与计重收费费率负相关,普通公路交通量与计重收费费率正相关,发现了对于普通公路假设一中车辆运营成本与计重收费费率无明显的相关性关系,并且同时发现回归结果不支持假设三,即道路运输效益不随计重收费费率变化而产生明显改变。最后,通过公路使用效用函数提出公路使用者路线选择分离模型,其次针对公路上运行的不同种类的货车建立了一个均衡状态下高速公路与普通公路上各车型流量的配流模型,最后依据这个均衡配流模型提出基于灵敏度理论的高速公路计重收费费率敏感性分析模型,并在随后通过河北省京沪高速与国道104的实例加以证实,分析费率变化对于区域交通流量、车辆运行成本以及公路运输效益的具体影响结果,最后提出了针对此种特性的公路部门的管理对策,提出了等设想与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