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温后钢筋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是估算火灾后钢筋混凝土构件残余承载力和制定加固方案的依据.国内外研究表明,高温后混凝土强度的降低是导致火灾后构件承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由于约束提高了混凝土的强度,改善了柱子的延性,对结构的抗震性能有利,混凝土多是在约束状态下工作的.不同形式的箍筋对混凝土性能的改善也不尽相同.由于复合方箍具有约束效果好、加工制作方便的优点,是高层建筑柱中普遍采用的一种箍筋形式.混凝土的高温力学性能的研究已经比较充分,约束混凝土的高温力学性能的研究甚少.该文对均匀高温作用后复合方箍约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为火灾后约束混凝土构件的鉴定和加固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试验制作了21个三种不同含箍特征值的复合方箍约束钢筋混凝土柱.试件的尺寸为150mm×150mm×450mm.设计温度工况分为常温、200℃、400℃、600℃及800℃五个等级.试件达到指定温度后恒温6h,试件内外的温度基本相同.该文的ANSYS理论分析部分也进一步验证了试件内部的温度场是均匀的.自然降温后,进行试件的单轴受压试验.根据试验曲线,分析高温后复合方箍约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含箍特征值和温度是影响高温后复合方箍约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随着含箍特征值的增加,高温后约束混凝土的升高而降低,与含箍特征值的关系不明显.高温后约束混凝土的延性比随着含箍特征值的增加而增大,与温度的关系不明显,即相同含箍特征值的试件延性比近似为常数.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整理,得到高温后复合方箍约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并建议给出相关的计算公式及应力-应变曲线方程.力学性能指标包括峰值应力(强度)、峰值应变、弹性模量、延性比及应力-应变曲线.该文试验研究的数据和结论为高温后复合方箍约束钢筋混凝土柱的正截面残余承载力的计算提供了理论基础,为火灾后复合方箍约束钢筋混凝土柱的鉴定和加固提供了必要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