酞菁铜/聚芳醚腈/四氧化三铁纳米杂化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非线性微波电磁性能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oneywell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高分子-无机杂化材料由于兼具有机/高分子材料易加工、低成本、耐腐蚀的优点和无机材料磁、电、光等功能特性而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随着功能材料和器件对于热稳定性和耐候性的要求逐渐提高,耐高温有机/高分子材料在功能杂化材料中的应用得到了普遍的关注和研究。本文正是基于上述背景,将酞菁铜和聚芳醚腈这两种具有优异耐高温性能和耐候性的有机/高分子材料与四氧化三铁相结合,制备了磁性纳米杂化材料并且表征了样品在0.5-18.0GHz微波波段的电磁参数。通过研究样品形貌变化与电磁参数变化之间的规律,本文分析探讨了杂化材料中出现非线性电磁谐振现象的原因并建立了模型对其进行解释。主要研究内容概括如下:1.通过溶剂热晶化法制备了羧基化聚芳醚腈与四氧化三铁结合的聚芳醚腈/四氧化三铁杂化材料,并对其组成和结构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谱、荧光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仪等手段进行了表征。通过矢量网络分析仪表征了杂化材料的微波电磁参数并模拟计算出吸波曲线。2.通过溶剂热晶化法制备了不同羧基化酞菁铜含量的酞菁铜/四氧化三铁杂化材料,并对其组成和结构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谱、紫外-可见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仪等手段进行了表征。通过矢量网络分析仪表征了杂化材料的微波电磁参数并模拟计算出吸波曲线。3.将碘掺杂的四氨基酞菁铜与聚芳醚腈/四氧化三铁杂化材料进一步进行杂化复合,利用酞菁铜的氨基和聚芳醚腈的氰基之间的氢键作用,在苯溶液中使其自发组装,制备了酞菁铜/聚芳醚腈/四氧化三铁杂化材料。利用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量色散谱等手段进行了表征。通过矢量网络分析仪表征了杂化材料的微波电磁参数并模拟计算出吸波曲线。4.将上述杂化材料微波电磁参数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找出其结构变化与电磁参数变化之间的关系,利用理论推导对非线性电磁参数产生的原因经行分析并建立等效模型。
其他文献
随着21世纪混凝土工程的大型化、多功能化、施工与应用环境的复杂化,人们对混凝土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混凝土向高性能方向发展。要配制出高性能混凝土,除掺加一定量的矿物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产物丁醇对细胞的毒性限制了丙酮丁醇发酵总溶剂终浓度,导致后续成本较高,难以和化学合成法相竞争。因此菌种改良的目标就是选育丁醇产量高、丁醇耐受性强的菌株,以期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本论文以实验室保藏的丙酮丁醇梭菌(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E3-1作为出发菌株,紫外线诱变后,经2-DOG淀粉平板筛选,得到一株丁醇产量提高的菌株UV-1,丁醇产量为9.88g/L,比出发菌株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