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机动车数量迅速增长,人们在享受机动车带来的便捷和效益的同时,也在承受机动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健康带来的危害。一个良好的机动车污染控制管理体系,也能切实有效的控制机动车排气污染,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美国、日本和欧洲己形成较完善的机动车污染控制体系,建立了一系列完整的技术与管理相配套的制度。与之相比,我国还存在很大差距。本文运用MOBILE6机动车排放因子模型模拟计算了武汉市机动车VOC、NOX、C0、CO2和PM的综合排放因子。从2000年到2015年,武汉市的机动车综合排放因子VOC、NOX、CO、CO2和PM分别降低了72%、69%、57%、0.6%、58%。虽然单车的平均排放因子在降低,但是由于在用车总量在不断增加,使得从排放总量上来看,污染物的总量还在不断增加。通过MOBILE6模型在武汉市的运用可以发现,在确定一些输入值和根据实际情况修订外部数据文件时发现,基础数据的大量缺失给模型的应用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也给结果的输出带来了大量的不确定性。这些基础数据的缺乏,一方面暴露了国家在机动车污染管理上的欠缺,另一方面也暴露了武汉市机动车管理相关职能部门管理上诸多漏洞。由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强化在用机动车环保定期检验管理,确保在用车达标;积极推进武汉市机动车环保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建立机动车逐年动态数据库;加强对机动车报废的监管;逐步开展对车用燃料的监督管理;加强机动车环保监管机构和能力建设;及早制定机动车污染防治法规和规划;积极推动公众参与宣传教育。值得指出的是,国内曾有多位学者运用MOBILE6模型分析过其他城市的排放因子,遇到的共同难题均是基础数据的收集难度大,使得模型输入的参数不能精准反映当地的实际状况。有的学者在研究过程中,为了节省人力、物力、财力,采用了单参数的灵敏度分析。通过这种方法,找出对排放影响最为突出的命令参数,简化输入方案。笔者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诚然这是化繁为简的一种方法,但却忽视了参数与参数之间并不是完全独立的,许多参数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故笔者认为化繁为简的方法有待进一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