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代中国学习苏联运动评述

被引量 : 14次 | 上传用户:qqokliuqiok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0年代,中国发起学习苏联的运动。这一运动是冷战环境下,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一种战略选择。作为中苏两党、两国关系发展的“晴雨表”,学习运动经历了发端期、高潮期、低落期,直至结束。1949年-1953年,是中国学习苏联运动的开始时期。1950年中苏正式结为同盟,中国的社会发展模式选择了苏联模式。以苏联为榜样,中国学习制定了“一五”计划,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提早结束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在军事领域和文教领域开展了学习苏联的活动。这些都为苏联模式在中国的确定提供了条件。1953年-1958年,是中国学习苏联运动的高潮期。1953年,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工业建设,此时的中苏关系也正步入“蜜月期”。中国学习苏联,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政治机制;大规模地聘请苏联专家,并派大批的工程师、技术人员等赴苏考察、学习;从苏联引进大量的科研技术和科技资料,在苏联的帮助下制定了中国的科学发展规划。以上学习的结果是苏联模式在中国的确立。中国民众对苏联充满感激之情和真切的向往,但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某种程度的盲目性和照抄现象。1956年苏共二十大后,中共强调要“以苏为鉴”,着重要求一切从国情出发,克服教条主义,并对中国自身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行了反思和调整。1958年-1960年,中苏关系走向“冰点”,中国国内“左”倾思想也越来越严重。受其影响,中国不再满足于苏联式的发展道路,决心放弃苏联经验,独辟蹊径。由此,中国学习苏联的运动逐渐销声匿迹。在轰轰烈烈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在教育革命和军队“革命化”的过程中,苏联的经验被抛进了“冷宫”。1950年代,中国学习苏联运动,有失有得,其中得是主要的。尽管在学习的过程中,中国不恰当地照搬了苏联的部分经验,但这并不能抹杀学习运动本身曾起到的积极的历史作用。通过学习苏联,为中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中国的文教事业和科技事业取得飞速发展,培养和锻炼了一批科技人才;学习苏联运动还铸就了中苏两国人民之间的伟大情谊。1950年代中国学习苏联运动带有明显的政治性,在学习过程中其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有失误,缺乏科学的衡量学习的标准。以史为鉴,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在坚持向他国学习的同时,应当注意处理好学习他国与独立自主、自主创新的关系,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具体制度的联系,处理好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其他文献
圆柱绕流伴随着许多复杂的流动现象,涉及到流动分离、旋涡生成和脱落、旋涡之间的相互干扰等许多基本理论问题。实际工程中圆柱群体随处可见,在水利工程中,建桥对河流水动力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张家口供电公司已经从单纯的价格竞争、质量竞争转向服务质量的竞争。建立一套科学、统一、规范的服务质量管理体系是张家口供电公司亟待解决的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丙型肝炎病毒非输血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2月血液透析患者78例作为对象,所有患者均完成HCV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进行C -
本文从工会与党建工作的关系实质入手,探讨了新时期党建工作与工会工作结合的重要性以及结合的有效策略。
<正>活动17:智慧联动,张力课堂(2017年11月30日,吴江),13学科30节观摩课、专家讲座。活动18:地理校本课程展示暨研学旅行实践(2017年12月8日-9日,江阴),3场讲座、基地汇报点
输变电施工企业在电力行业中承担着电网建设施工的任务和角色,国内的输变电施工企业负有减低成本、提高投入产出效益、节省国家投资的使命,在当前形势下,研究输变电工程项目
对B .Berlin ,P .Kay以及C .K .McDaniel等人运用札德的模糊集合论研究基本颜色范畴相互依赖和融合状况的成果进行了评介 ,揭示了模糊集合论在语义范畴模糊性研究上的重要应
<正> 三颗针是小檗属(Berberis)植物的通称,我国生长近200种,资源十分丰富。此属植物的根主要是供提取黄连素的原料,在民间称大黄连、刺黄连、木黄连,作黄连的代用品。小檗属
近年来,电力企业在信息建设方面加大了投入,电网安全、生产管理、营销管理等关键应用已全部实现了信息化,从而带动了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但是随着电力信息网络规模和应
随着我国城镇居民全面进入小康生活水平,住房消费已经并在今后若干年内将持续成为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热点。在改善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拉动经济增长、吸纳就业等方面,房地产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