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吉林的教育情怀及其形成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t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情怀是教师在长期生命历程中积淀形成的一种包容性情感态度和心境状态,对支撑教师坚守教育志业、维系教师的教育力发挥着引领性作用,其所具有的强感染性也将会对教师群体产生示范影响。在建设高水平教师教育体系的时代背景下,持续增强教师物质条件建设的同时,进一步从内动力角度挖掘并弘扬优秀教师的教育情怀已为时代所趋。李吉林作为我国“以情育情”的教育家先驱和“大先生”典范,将“一生为了儿童”的崇高情怀奉为自身坚守毕生的职业圭臬,在专业发展历程与其作品中诗意贯彻“情”如其人的师德底色,开创性构建了独具“情”之底蕴的中国情境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怀有崇高情怀却未以此自居,是教育家的人格魅力所在,也是教育情怀的特质所显,体现了“既伟大又平凡的”师者匠心。借鉴教师生活史研究的相关方法论视角,藉由共时性、历时性和层次性三层维度,对其个体生活史资料进行再加工,以深入挖掘生命历程中教育情怀的生发机理,为教师群体情怀境界的提升给予借鉴。在共时性层面,李吉林的教育情怀既具有一般教育情怀的特性,又独具内在的潜隐性和构成要素的复杂性,在道德、人文、理性和审美四重维度的蕴意上表现更为深远,主要包括执着坚守教育伦理的道德情怀、矢志探寻教育真知的理性情怀、无私关怀教育主体的人文情怀和诗意享受教育生活的审美情怀。浓聚李吉林教育情怀的这四条主线彰显了教育家“崇善”“爱人”“求真”“尚美”四位一体的教育人格特质和高层次的为师境界。在历时性层面,李吉林的教育情怀有其赖以形成的特定基础和发展轨迹。生活于国家转型发展的时代大变局中,甘苦交织的社会背景构成了李吉林教育情怀形成的历史根源。积淀的浓厚文化作为教育情怀形成的文化之源,又孕育了她执着的为学态度和对职业境界的执着追求。在个体的生命历程中,童年生活、教育实践等个体特殊经历,构成她教育情怀形成的个体基础,影响着道德理想人格的塑造,并笃定为儿童奉献终生的伟业。在历史之维、文化之维与个体之维的构架上,李吉林的教育情怀伴随专业发展过程经历了由浅入深的阶段。早期积淀阶段,处于对教育的认知与认同期,其教育情怀简单而朦胧;中期厚植阶段,她坚守着对教育事业的信念与意志,融入了关爱教育主体的职业情感,自主追寻着教育生活中的美好;后期升华阶段,教育情怀达至生命自觉与人格内化的最高发展期,她将自己与教育志业、儿童生命融为一体,体验人生的最高幸福与生命自觉的实现。经此三个阶段,教育情怀的状态由“自在”“自为”逐渐向“自觉”演进。在层次性层面,李吉林的教育情怀及其形成既彰显了作为个体人的“自然之境”,也体现了作为社会人的“社会之境”,是在时空统一的结构上,经由宏观层面的教师文化、中观层面的关键人事以及微观层面的天赋人格等综合影响,不断由浅层的原生性向规范性、再向深层超越性越迁的综合性建构过程。此过程中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藉由德性的规约、情感的支持与自我的内化为李吉林教育情怀的发展与具体实践提供了内在之源。由此,李吉林的教育情怀是以其原生情感为轴心,在时间、空间与自我上的充分延展与升华,其结构层次实质是一种关系性的结构,体现了教师与教育生活整体、教师与他人、教师与自我的融洽关系。拥有崇高的教育情怀既是对教师职业的一种理性要求也是理想追求,李吉林的教育情怀彰显了崇高的“大先生”境界,为教师队伍提供了人格示范。在回溯自身专业发展的历程中,教师可积极运用某些关键性力量,以教育家的人格筑高教师情怀境界;重视情怀养成中的教师德性自觉;构筑情感丰盈的教师栖居空间;以教育叙事建构教师行动哲学。在此基础上,为寻绎一种幸福、完满的教育生活提供不竭之源。
其他文献
文章探讨了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融合形式和融合特点,分析了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在公共事件中的协同合作以及二者在公共事件中的结合对民族社群的影响,从社会动员和社会认同两个角度剖析了二者融合的具体作用。
学位
聚乙烯醇纤维具有耐酸碱、耐磨、可降解、水溶、耐腐耐候和防霉防虫等突出的优点,但存在应用范围较窄的问题。近三十年来,聚乙烯醇纤维的发展经历了服用纤维到产业用纤维的深刻转变,对聚乙烯醇纤维进行功能化改性,是提高其性能并拓宽其应用领域的有效方法。本文以聚乙烯醇纺丝成纤前后两个阶段为重点,系统介绍了纺丝液共混改性和纤维表面修饰两种典型方法。其中,共混改性分为高分子和小分子共混改性,而表面修饰按照其不同的机
县级融媒体中心是一个县级综合性媒体平台,通过整合各类县域资源,如县级广播、电视、报刊与新媒体,将新闻服务、公共服务、政务服务等集为一体,是当前县级媒体提升自身公信力、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的主要抓手。“引导群众与服务群众”是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基本要求,“用户”视角是县级融媒体建设的关键所在。在县融媒体中心建设发展的历程中,基层群众作为被服务者,他们的满意、意见和建议对于县级融媒体的优化发展具有重
本文以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概念和各自优势为切入点,分析二者融合的必要性,立足于实际情况,深入探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融合发展期间遇到的问题,最后提出二者融合发展的路径,旨在突破媒体融合瓶颈,建设真正意义上的全媒体传播体系,推动我国媒体行业稳定发展。
当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且市场规模仍处于较快增长的阶段。从需求端来看,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国内外消费复苏叠加安全生产等考虑,工业机器人装机规模不断提升,应用场景向新能源、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领域拓展;从供给端看,工业机器人产量仍处于高速增长阶段,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不断提升。同时,要注意工业机器人行业潜在风险,包括毛利率下滑风险、原材料供应风险及下游市场波动风险。
目的:初步构建个案管理护士胜任力指标体系,为个案管理护士的培训、选拔、评价提供客观、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以个案管理护士的岗位胜任力为核心,通过查阅文献、半结构式访谈、德尔菲专家函询和层次分析法,初步构建个案管理护士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00%和95%,专家的权威系数均为0.90,一级、二级、三级指标重要性的变异系数均<0.2。最终形成的指标体系包含临床专业
随着全球媒介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事务的参与者,对国际新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国际传播承载着政治立场的表明、国家形象的建构、公共外交等重要使命,是国家扩大对外影响力的重要工具。在全球化语境的影响下,我国国际传播的内涵与外延都发生了直接的转变,国际传播范式需要适应全球化带来的变化,本文对中国国际传播范式的转型动因以及路径进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