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流体强化内燃机冷却水腔沸腾换热的基础实验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piaosi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需求,内燃机升功率不断提高,这将导致内燃机缸内温度的不断升高,过高的热负荷使内燃机工作的稳定性及使用寿命面临艰巨的考验,合理地解决内燃机内部的冷却问题对于现代内燃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纳米流体是指将粒子尺寸在纳米级别(尺寸在1~100nm)金属、金属氧化物或者非金属颗粒以一定的比例分散在液体中获得的一种换热工质,在内燃机冷却水腔中存在着局部的过冷沸腾换热现象,采用这种新型工质来改善内燃机缸内的换热问题是近些年专家们提出的具有重大意义的解决方案。相比于传统的固-液两相悬浮液(颗粒粒径在毫米或微米量级),纳米流体有着明显优势:纳米流体的有效导热系数要大于传统的两相混合液;纳米流体不以增加流动阻力为代价而提升了对流换热系数;由于纳米粒子的运动更接近分子,这一特性使纳米粒子的使用不易引起摩擦、堵塞等不良后果。现有的研究大多考察纳米流体对于饱和沸腾换热过程的影响,关于过冷沸腾换热的研究不是很丰富,将纳米流体应用到内燃机冷却水腔,强化其过冷沸腾换热的模拟实验研究还很少,本文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主要进行了如下研究:(1)纳米流体的制备。采用“两步法”制备了实验所需的纳米流体,经过悬浮性实验、透射电镜检验,发现配置的纳米流体悬浮性和分散性较好,可以满足实验的需求;(2)纳米流体物性参数的测量。为了更好探明纳米流体的基础性质,对纳米流体的粘度和导热系数进行了测量,并考察了纳米流体体积分数、温度、粒径大小对于粘度和导热系数的影响;(3)纳米流体的饱和池沸腾换热实验。搭建了纳米流体池沸腾换热实验系统,对实验台的重复性进行了校验。实验表明纳米粒子的添加恶化了去离子水的饱和池沸腾换热性能,利用高速摄影技术对纳米流体恶化换热的结果进行了分析;扰动的大小、纳米流体的体积分数对于其换热性能都有较大影响;(4)纳米流体的过冷池沸腾换热实验。重点研究了纳米流体的过冷池沸腾换热过程,采用池沸腾与扰动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纳米流体在内燃机冷却水腔内实际应用的可行性,实验表明纳米粒子的添加强化了去离子水的过冷沸腾换热性能,结合高速摄影技术比较了不同扰动强度下纳米流体和去离子水中气泡的行为;分析了纳米流体体积分数、粒径大小以及不同扰动强度等因素对其过冷沸腾换热的影响。
其他文献
煤炭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煤自燃受到广泛的研究,但是作为重要的储煤设备煤粉仓中煤粉的自燃研究却十分薄弱,所以了解煤自燃的条件、发展过程的影响因素对煤粉仓自燃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由于具有结构简单、燃料便于携带、比能量高等优点,在小型可移动电源和微型电源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DMFC的单电池和电池组在结构上采用平板型设计,需要用昂贵的双极板作为反应物输送的流道,以及串联各个单电池向负载输送电子的通道。由于双极板的流道狭窄,需要外围设备来储存、输送反应物用于维持系统正常工作,使得DMFC电池组集成度低,不能满足便携电源的要求。双极板的使用不仅
四角切圆锅炉的实验研究,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与物力。随着计算流体力学的发展,数值模拟技术被越来越多的用到工程研究领域中,成为锅炉流场特性研究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以260
关于红曲霉产木聚糖酶和生淀粉酶的报道很少见。木聚糖酶在造纸、食品、饲料、制药、能源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生淀粉酶可以水解未糊化的淀粉,这一点在能源节约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本文采用刚果红染色法筛选出8株产木聚糖酶的红曲菌株,通过稀碘液染色法确认红曲霉M2、红曲霉533产淀粉酶和生淀粉酶,通过PAGE凝胶电泳检测红曲霉M2、红曲霉533产淀粉酶同工酶。
集热蒸发器(以下简称集热器)是太阳能-空气源热泵最关键的设备,其性能和造价对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系统性能和经济性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通过对国内外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系统的集热器
微型发动机具有相对微小的体积、较高的能量密度,在当今工业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前景。自由活塞发动机结构简单,更适合向微型化发展,将HCCI(均值充量压缩燃烧)这种新型燃烧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