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有经济的改革是个世界性的大难题。中国经过二、三十年的努力,时至今日,国有经济改革的整体思路终于确定,即党的十六大报告所论述的:在坚持国家所有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思路的明确指明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接下来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摆在人们的面前:国有资产该如何营运?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理论上、实践中人们也一直在探索、在争论。简要地归纳,争论的焦点集中于国有资产营运的"两层次"亦或"三层次"模式的设置上,政府究竟该如何营运国有资产,是直接营运还是通过国有资产营运机构这一中介来进行呢?如果是通过国有资产营运机构,那么如何建立国有资产营运机构?它的性质是什么?能发挥什么功能?如何对其进行治理?如何评价其治理状况?这一系列问题直接引发了本文的写作。
本文以国有资产营运机构为研究对象,探求国有资产营运机构的治理模式,研究如何充分发挥国有资产营运机构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作用.围绕这一论题,论文主要从以下方面展开论述:
(1)界定国有资产营运机构的涵义及特征.明确提出,国有资产营运机构是指介于政府和国有企业间的组织形式,主要以控股方式从事资产经营活动、促进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而设置的机构。
(2)梳理公司治理研究。从公司治理理念、公司治理机制、所有权与公司治理和公司治理模式的发展等几方面对公司治理理论进行梳理,奠定论文论述的理论基石。公司治理理论的梳理对建立和完善中国国有资产营运机构的治理模式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但我们一定要结合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和中国的制度与习俗的历史,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国有资产营运机构的治理模式。
(3) 评析国外国有资产营运机构的典型治理模式,包括新加坡淡马锡金融控股公司、意大利工业复兴公司、德国托管局和转轨国家俄罗斯等.基于国外国资营运实践的分析,归纳、总结I出国外国有资产营运机构治理模式所给予的启示:一国经济体制、政治形态必然影响到国有资产的治理模式:市场经济的发达程度也直接造成国有资产治理机制的不同选择;董事会在国有资产治理模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与人才培养是国资营运的重要治理机制等。
(4) 综述中国国有资产营运机构的治理模式。就国有资产营运机构治理模式的由来、发展与革新展开论述.中国国有资产营运机构的治理模式主要包括政府主导下的"老三会"制、公司制下的"新三会"制、外派监事的治理制度等.同时还以上海为代表,剖析地方国有资产营运机构的治理模式。从上海的改革实践我们可以看到变革国资营运机构的治理模式要充分考虑国有资产的进退与产业的发展、国资营运机构产权改革的多样性等。
(5) 分析国有资产营运机构和政府之间的关系。本文在分析外国政府对国有资产营运的监管方式和中国国有资产营运机构和政府的关系变迁的基础上,构建出国有资产营运机构和政府之间的委托一代理模型,提出政府应通过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优化与国资营运机构之间的委托一代理关系,实现双方利益的最优化。
(6) 阐述国有资产营运机构治理的运作机制.基于信息经济学、产权、委托-代理等理论,结合国内外国有资产营运机构治理的实践探索,探讨中国国有资产营运机构运作机制的革新。本文提出,中国国有资产营运机构的治理模式应实行"董事会主导下国资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模式"。
(7) 构建一种国有资产营运机构治理的评估体系.基于上述论证,可以洞察到国有资产营运机构治理模式的基本特征及营运机构进行治理的重要性.本部分利用多层次灰色评估方法构建出一种国有资产营运机构治理的评价体系,希冀通过营运机构治理评价体系的构建来考察和推动国有资产营运机构的治理建设。
论文主要的探索创新之处是:
第一,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国有资产营运机构的治理模式.现行对公司治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单个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而对国有资产的研究则大多集中于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是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体制,它的变革和完善并非亦一招一式、一朝一夕就能完成,而完善国有资产营运机构的治理模式可以成为管理体制变革的突破口.通过治理结构、治理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改善国有资产的监管模式.增强国有经济的效益.在国有经济改革的实践中,公司治理的架构也己搭建,治理的利弊也有论述,但尚未有有关国有资产营运机构治理模式的系统研究.本文基于理论和实践的分析,构建出国有资产营运机构的治理模式,包括治理结构、治理机制及运作机制.本文聊做引玉之砖,希望能通过一己之力,引发人家的大智人识。
第二,通过委托一代理模型的构建分析国有资产营运机构和政府的关系。国有资产营运机构利政府的关系是构建国资营运机构治理模式的基础。本文通过委托一代理模型剖析国有资产营运机构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基于委托一代理模型,结合国有资产营运机构的特点,创建性地引入了概率约束参数来反映国有资产营运机构参与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的约束条件,提出了国资营运机构的努力成本系数是影响营运绩效的重要因素,因此政府和国有资产营运机构都应着力降低国有资产运营中的努力成本系数的观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政府应通过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优化与国资营运机构之间的委托一代理关系,实现政府和国资营运机构双方的利益最优化。
第三,对国有资产营运机构治理评价体系做出了探索性、创新性研究.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成立改变了政府监管国有资产的方式,也给国有资产营运机构的治理模式带来了变化。基于所建构的国有资产营运机构的治理模式,本文利用数理统计分析工具,通过多层次灰色评估方法构建出一种国有资产营运机构治理的评价体系,对进一步完善国资营运机构的治理模式、完善国资监管体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作为中国国有资产营运机构治理实践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