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作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1874-1965)一生游历数国,他的创作涉及多个领域,著有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戏剧、游记以及回忆录等,其中短篇小说的成就颇高并使其赢得了“英国的莫泊桑”和“短篇小说大师”等世界级赞誉。他的短篇小说充满异域色彩,既包括20世纪英属殖民地的风光和人情,也隐含着其本人对不同种族人民的认识和态度。对毛姆短篇小说中的种族意识进行概括分析,有利于挖掘其中渊源和影响,以及作者种族意识在全球化语境下的存在范式。本文拟采用后殖民理论、形象学研究和种族主义等相关理论进行研究。本文正文共四章,第一章对毛姆短篇小说中有关作者对于母国英格兰和第二故乡法兰西的情感态度书写进行梳理,从而挖掘毛姆对于两个民族所持有的民族意识。第二章主要通过总结作品中西方他国白人的形象特征和身份地位来分析毛姆本人对笔下他国白人的情感态度,揭示出毛姆关于西方白人这一群体的族群意识。第三章则是将视角立足于东方世界,尤其关注英属殖民地,深入分析中国、马来和南太平洋三类角色在作品中的塑造以及作者的情感态度,分析毛姆对于以黄种人为主(涉及棕色人种)的东方意识构建。最后一章是毛姆种族意识的特征、根源以及影响,运用相关理论对作品进行总结分析,探讨毛姆种族意识的特征表现,挖掘其在塑造不同种族形象时的心理变化和背后渊源,最终揭示毛姆种族意识具有时代性的深层次影响。在肯定毛姆客观看待和塑造其他种族人物的同时,也指出其自身不可避免的西方中心论思想和种族优越感。毛姆短篇小说中的种族意识是其所处时代的产物,既包含种族身份认同,也有种族歧视和偏见等负面色彩的存在,唯有对种族意识根源进行总结和反思,才能无限接近无种族主义的理想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