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布局与城市形象研究——以长沙市为例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sn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场以“城市现代化”为目标的城市建设热潮在中国大地上轰轰烈烈地展开,象征着科技进步的高层建筑在其中担当了重要角色,一度成为了城市建设的特征和经济增长的标志。许多城市的原有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数不胜数的摩天楼向世界充分展现了中国城市的新形象。然而,伴随着城市历史特征的消逝、城市品质的不断恶化、城市空间秩序混乱、城市形象千篇一律等系列问题悄然出现,人们正逐步从兴建高层建设的热情中清醒过来,认识到高层建筑数量过多,增速过快,布局无序和风格各异等现象对城市形象造成的不利影响。 而如何在城市发展中对城市形象进行控制与引导是一个涉及面广的综合性课题,本文仅聚焦这一课题的其中一部分——高层建筑布局来进行研究,遵循从理论认识到方法建构、实证应用的过程。旨在揭示高层建筑与城市形象的关系,寻求理论根源,以期能对形成城市形象的特色起到点滴启迪和抛砖引玉的作用。 本文首先建立起研究城市形象与高层建筑的基本认识与概念,阐述研究背景与意义,概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然后界定了城市形象的构成要素,指出了城市形象的作用,阐述了城市形象特征与理想城市形象的特征,构建了城市形象的设计步骤;接着阐述了高层建筑在城市形象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提出高层建筑优化城市形象必须遵从与城市空间的协调、与城市历史的延续、与城市自然环境的协调出发;最后以长沙作为分析案例,对长沙形象进行定位,分析了长沙高层建筑建设现状,提出长沙高层建筑的布局应有利于城市空间秩序的组织、应反映区域功能与特征、应加强天际线的组织、应营造适宜开敞空间与街道空间、应有利于历史传统文化的保护、应有利于长沙“山、水、洲、城”城市意象的形成的建议来优化长沙城市的形象。
其他文献
本文从消费社会的现状入手,分析商品的独特性对市场的重要意义,并由此展开讨论建筑是如何作为商品来试图捕获垄断地租的。接着进一步阐述以图像为主要传播途径的广告与空间生产
城市特色是城市文化和经济发展的资产,是城市凝聚力和城市人民归属感的源泉,在当今快速全球化、城市化进程中,保护和创新城市特色是保护和创新本土文化、促进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有
中国古典园林的研究大约80年的历史,研究成果却已经非常显著,尤其近年来由于人文社科领域的相关研究不断繁荣,从不同视角展开的多层次探索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古典园林及其艺术成
学位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快速推进,小城镇的发展也十分迅速,在其成长过程中,工业成为了推动小城镇发展的主导力量,而作为承载区域工业发展主体的工业园区也同时成为
目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区域间竞争日趋加剧,城乡差距日盏加大,城乡矛盾日渐突出,与此同时,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期,主要表现在农业效益不高,农民增收困难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的加剧,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中国社会的进步,老龄化社会问题日益突出,社会各界人士都将焦点关注在老年人生活的环境需求上。由于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都具有自身的
苏州东、西山古村落历史悠久,地域特征鲜明,具有江南水乡文化的典型特征。新型城镇化下,对这一类传统古村落的保护、更新与发展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导致古村落物质空间遭受破坏与非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它首先发生在发达地区。长三角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是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程度最高的地区,老年人居住问题更易凸现。随着老年人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是一个靠形象获得机会的年代。   当前,我国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都有了显著提高,小城镇的居民对和谐环境的需求也日益迫切。特色的小城镇形象备受关注。小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