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支出对人类发展指数影响研究——基于人口发展角度的一项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feiyua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口发展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建设小康社会及和谐社会中都被提到了重要的地位,促进人口发展有诸多方式和方法,衡量人口发展也有许多指标及标准,文中着力讨论了衡量人口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人类发展指数(HDI),并从政府支出的角度探索提高人类发展指数的主要途径。 本论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人口学、人口经济学、财政学、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以人口发展理论为立足点,吸纳计量经济学、公共财政的有关成果,对1990-2003年14年间中国人口发展的问题以新的视角进行研究。其基本思路是,通过对“发展”内涵的解析,分析人口发展的实质以及衡量的指标之人类发展指数,认为人口发展是多维度的发展,人类发展指数是人口发展的重要体现。在现代社会中,政府具有干预和调节经济的职能以及稳定社会和发展社会的职能,在提高人口的预期寿命、提高人口身体和科学文化素质以及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中,对促进人口发展和提高人类发展指数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政府职能主要是通过财政支出来实现的,因而财政支出作为政府经济活动的重要体现,对于促进人口发展、提高人类发展指数肩负重要的职责。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人类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完整的描述,梳理了政府支出与人类发展指数和人口发展与人类发展之间的理论关系,从政府支出的角度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着力于对政府支出与人类发展指数的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最后构建出提高人类发展指数促进人口发展的财政制度设想。 本文的主旨即是从政府支出的视角探讨1990-2003年间以人类发展指数为衡量指标的中国人口发展问题。为此,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引言。交代全文问题的引入、起点,研究问题的价值、现实和理论意义,基本思路中国政府支出对人类发展指数影响研究——基于人口发展角度的一项研究和框架。 第二章,政府支出、HDI与人口发展的相关理论。本章作为全文的理论基础,梳理了政府支出理论、人口发展理论以及阐述了人类发展指数的含义以及局限性。借鉴财政学的相关理论,阐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支出的分类以及政府作用经济的边界,认为,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公平,提供公共产品上肩负重要责任;对于促进人口的发展,提高人类发展指数应该发挥重要作用。阐述了人类发展指数的内涵以及局限;从理论上分析了政府支出与人类发展指数之间、人类发展指数与人口发展之间的关系,为第三章的实证研究做出理论铺垫。 第三章,中国政府支出对HDI影响的定量分析。是本文的立足点和重点,通过对1990-2003年中国人类发展指数与中国政府支出以及相关分项支出的实证研究,表明在1990-2003年的14年中,我国政府支出总量的变动对同期人类发展指数的影响呈现弱显著,在分项支出中的教育、卫生、科技支出等呈现一定程度的正向影响,经济建设影响程度最大。就其根本原因是:1990-2003年我国政府支出对科学教育、医疗卫生等存在投入的总量不足以及投入结构失衡导致政府支出对HDI影响较弱进而导致政府支出对中国人口发展的影响不显著。政府支出方向的偏差以及支出结构的失衡分析成为第四章制度设想的逻辑起点。 第四章,改善人类发展指数的财政制度构想。本章主要从政府支出的角度立足于促进人口发展,对提高人类发展指数进行了制度设想,探索构建公共财政教育制度以及公共财政医疗卫生制度。但鉴于公共财政教育制度与公共医疗卫生制度,任何一种制度的构建都是一个重大的问题,限于作者学识所限,本文于此只能做出粗鄙的设想。 人口发展与公共财政这一问题是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受到本人自身知识存量和结构的局限,在本论文分析框架的构架、制度设计、实现条件以及在现实中的具体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和未尽之事。论文在人口发展与公共财政方面探索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人口发展理论的研究不只关注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人口结构等方面,更要关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人口实现发展的过程中的制度保障,从而试图深化和完善人口发展理论。 论文的创新之处 1.方法创新:研究方法上,从多学科的角度,综合运用人口学、人口经济学、公共财政学、计量经济学以及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对人口发展问题以新的视角进行了研究。 2.思路创新:研究思路上,依托人口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等人口学和经济学理论,借用联合国编制的《人类发展报告》,从中国人口发展的现实状况和发展态势入手,遵从我国人口发展的总体目标以及时代要求,运用实证的分析方法,集中从政府的角度研究人类发展指数——衡量我国人口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文章明确构建了提高我国人类发展指数的设想,不失为提高人口素质的办法和途径,抓住了促进中国人口发展的关键。 3.制度探索:以促进人口发展为重点,以人类发展指数为突破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背景下,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索了与人口发展相关的制度创新的问题,主要是:公共教育财政制度与公共医疗卫生制度。
其他文献
本文的研究主题是农村家庭权威结构及其变迁。笔者将田野调查与开弦弓村(即江村)七十年间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了对比,从家庭结构、家庭关系、婚姻模式、产业结构、分工模式、财
本文论述了双声话语中农村女性主体性的建构。 女性的社会地位问题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并且许多学者都对之进行了不懈的研究。虽然他们的观点彼此之间有着诸多的差异
生态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已经实施了多种生态治理政策。近年,我国先后实施了退耕(牧)还林(草)、生态移民等生态治理政策。在
本文在广泛收集“易中天现象”的各种文献、评论和访谈资料的基础上,借鉴福柯的话语理论、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和许纪霖关于知识分子的观点,运用话语分析方法,对“百家讲坛”中制片
当前,三农问题是中国社会的主要问题,农村社会的稳定问题关系到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可以说,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社会秩序的状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稳定
仪式是与人类历史相始终的古老的人类实践活动,充满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也具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民间科仪是民间信仰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人们依靠信仰实现心灵诉求的主要方式和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党中央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要求我们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做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实施将人口要素纳入到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并行的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