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硕士研究生婚恋价值观实证解析——以长春若干高校为例

来源 :长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婚恋价值观是个人价值观主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人们对于恋爱、择偶、婚姻家庭等一些问题的基本看法和态度,对人们的婚恋行为起着导向作用。婚恋价值观的是否健康合理,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是否幸福。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多元文化时代,各种思想与价值观在相互的碰撞中发生着激烈震荡。我国传统的婚恋价值观念与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新观念之间涌现出了许多矛盾和冲突,很多人在这种矛盾和冲突面前无所适从,渐渐迷失自己。而处于大学校园中的硕士研究生群体由于自身特殊性,使其在这一问题上不仅不能幸免,而且更为复杂。  本文主要采用自编的《硕士研究生婚恋价值观调查问卷》并结合访谈的形式调查研究长春若干高校830余名硕士研究生的婚恋价值观状况。问卷涉及年级、性别、研究生类型、家庭背景,个人能力等八个基本因素。对问卷的调查结果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有一小部分硕士研究生婚恋价值观偏高或偏低,但是大部分硕士研究生都有较为适度的婚恋价值观;硕士研究生婚恋价值观在婚恋状态、性别和年级上存在明显差异。硕士研究生婚恋体验以低付出高回报为主,但仍有近两成硕士研究生婚恋价值观是高付出低回报的态度等。鉴于硕士研究生婚恋价值观当中存在的高付出低回报的消极失衡状况,从性别角色现代转型的影响、社会婚恋价值观异化的冲击等五方面进行原因分析,最后从学校、自我、家庭三方面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即学校需关注硕士研究生婚恋问题,加强婚恋指导;学生应该正确认识婚恋问题,树立健康的婚恋价值观;家长避免功利化婚恋价值观念,尊重子女婚恋选择。
其他文献
随着青年学者廉思主编的《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一书出版,学术界以及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关注大学毕业生这一群体的生存状况,尤其是远离家乡,独自在大城市为梦想艰难求生的
文化认同现象是伴随着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接触、传播、融合,甚至是冲突而产生的。随着不同民族文化接触和交流的日趋频繁,文化涵化和融合的程度不断加深,在此情境下,蒙古族大学生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逐渐允许并开始鼓励私营经济的发展,使得一大批中小型私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私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国内外许多学者对“社会支持”的内涵、外延做了多方面的讨论。特别是自90年代以来,国内在改革开放,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
近些年,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作为当代农村主体人群的“80后”青年在思想观念上也日趋开放化和多元化。因此,他们的生活状态应该引起重视,
中老哈尼族边民在长期的历史社会和经济生活中,基于共同地域背景,同属的族群关系,形成了独特的跨国婚姻模式,在择偶标准、择偶方式、恋爱、婚姻缔结上呈现出独特的风俗与样式。现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随着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各民族的文化娱乐方式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探讨这种变化,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当前文化娱乐生活状况,对认识当地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