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庶虫)虫丸对实验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作用机制的研究

来源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an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ctriosis,EMT)动物模型,观察中药制剂大黄<庶虫>虫丸对EMT大鼠模型异位内膜的作用,分析其对EMT大鼠模型血流变、性激素、免疫及胸腺、脾脏、子宫内膜病理组织学的影响,探讨大黄<庶虫>虫丸治疗EMT的作用机制,为中药治疗EMT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1)以9周龄SD健康成熟未交配雌性大鼠(体重200±10g)60只为研究对象,除10只开腹即关腹为假手术组外,其余50只采用自身子宫内膜移植法复制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将建模成功的40只大鼠根据异位内膜体积(V<,1>)大小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模型对照组、西药对照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分别给予蒸馏水(假手术组相同)、丹那唑(Danazol)(0.1g/kg.d)、大黄<庶虫>虫丸高(2g/kg.d)、低(1g/kg.d)剂量灌胃治疗4周。(2)通过观察、测量异位内膜治疗前后体积及其病理组织学改变,分析药物对异位内膜的作用。(3)通过对用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性激素(E<,2>、P、PRL)大鼠胸腺、脾脏重量指数和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a(TNF-a)含量的变化,以及对大鼠胸腺、脾脏病理组织学的观察,分析大黄<庶虫>虫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可能机制。 结果:(1)成功复制了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2)与假手术组比较,大黄<庶虫>虫丸高、低剂量组及丹那唑组对异位子宫内膜有明显抑制作用,与治疗前(V<,1>)相比异位内膜体积(V<,2>)明显缩小(P<0.01)。(3)病理组织学分析提示:大黄<庶虫>虫丸高剂量组能明显增加胸腺皮质厚度、脾小结大小及淋巴细胞数;明显降低异位内膜腺体体密度、提高腺腔值、降低淋巴结生发中心体密度(P<0.01)。(4)大黄<庶虫>虫丸能明显降低内异症大鼠全血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血浆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通过降低内异症大鼠血液的粘滞性、改善血液流变性,安全、有效地治疗内异症,优于丹那唑(P<0.01)。(5)大黄<庶虫>虫丸能明显降低内异症大鼠血清雌二醇(E<,2>)、垂体泌乳素(PRL)水平(P<0.05或P<0.01),明显升高血清孕激素(P)水平(P<0.01),双向调节内分泌,有效治疗内异症。(6)大黄倭虫丸高剂量组能明显提高内异症大鼠胸腺、脾脏重量指数(P<0.01),降低血清中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a(TNF-a)含量(P<0.01),通过提高内异症大鼠免疫功能、降低介导免疫和炎症反应的细胞因子,从而抑制异位子宫内膜的生长、发育。 结论:大黄<庶虫>虫丸能通过改善内异症大鼠的血液流变性、双向调节其性激素水平、提高内异症大鼠免疫功能、降低TNF-a水平有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无明显副作用,为治疗内异症的安全、有效药物。
其他文献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DPN)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最常见的合并症之一,发病率高达60%~100%,本病起病隐匿,可出现于DM之前,易被忽视,DPN虽然不
目的:比较急性脑梗死血瘀证与非血瘀证之间胰岛素抵抗、超敏C反应蛋白、NIHSS评分和血脂四项等指标是否有差异性,探讨急性脑梗死血瘀证与胰岛素抵抗、炎症因子及神经功能缺损程
目的:探索噎膈病的病因病机及用药规律,为该病的临床治疗和科学研究提供更多参考。  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整理古代噎膈病医案文献137则,现代噎膈病医案文献139则,分别建立
目的:通过观察益气温阳通脉方不同剂量对大鼠AION模型F-VEP的影响以及对大鼠视盘、视神经组织病理学的改变,探讨益气温阳通脉方对大鼠AION模型视神经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每组各12只。除空白组外,其余4组从大鼠尾静脉注入RB2.5mmol/(ml·kg)后,立即用波长532nm、功率75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或称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由自身抗血小板抗体破坏血小板,引起血小板减少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又称免疫性血小板减少胜紫癜,临床表现为外周
目的:老年细菌性肺炎是老年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也是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引发老年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svndrome,MODS)乃至多器官功能衰竭(mul
目的:观察增智汤(Zengzhitang,ZZT)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模型大鼠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及血清中谷胱甘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