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敦煌遗书是二十世纪初中国学术四大发现之一,敦煌学随之兴起,其研究范围由文献研究进而由文献研究扩展到美术学、艺术史、石窟考古及石窟保护等方面,蔚为显学。中国国家图书馆是世界四大敦煌遗书藏家之一,敦煌遗书的收藏与研究贯穿于其百年发展史的始终,可谓中国敦煌学的中心之一。全面梳理国家图书馆与敦煌学的关系,通过勾稽、整理档案、日记等原始史料,厘清国家图书馆史上有关敦煌学的相关史实,有助于推进敦煌学学术史的整理,也有助于图书馆界更深入地认识自身与学术发展、文化发展的关系。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这一问题加以全面梳理。全文分十章。第一章《绪论》,阐述选题的缘起与意义,此前关于这一课题的研究概况,以及本文所运用的主要资料及研究方法。第二章《敦煌遗书的入藏与保存》,论述国家图书馆通过政府调拨、藏家捐赠、市场购买等途径,入藏敦煌遗书的经过,同时分不同历史阶段分别阐述国家图书馆庋藏敦煌遗书的历程,包括抗战期间避祸南迁的历史。第三章《馆藏敦煌遗书的初步整理与对外服务》,论述《敦煌经卷总目》、《敦煌经典目》、《敦煌劫余录》等早期馆藏目录的编纂过程、结构特点及学术成就,在此基础上阐述李翊灼、陈垣、江味农等京师图书馆学者对敦煌学的贡献,并概述京师图书馆时期馆藏敦煌遗书对外服务、参与文献展览的情况与学术影响。第四章《写经组的工作及其成绩》,综论国立北平图书馆写经组的成立、成员、主要工作及其成绩,包括《敦煌石室写经详目》及其《续编》的编纂过程与成就,在此基础上阐述胡鸣盛、孙楷第、许国霖等写经组学者的敦煌学论著及其贡献。第五章《拍摄英法藏敦煌遗书并服务国内敦煌学界》,还原国立北平图书馆1930年代派员赴英法等国调查、拍摄敦煌遗书的历史,勾勒所摄照片保管、编目的经过,并通过国内学者利用这批照片进行敦煌文献研究的多个案例,阐明这一事件对中国敦煌学发展的影响。第六章《北平图书馆时期的敦煌学研究》,综论王重民、向达、赵万里、贺昌群、刘修业等北平图书馆学者的敦煌学论著及其学术成就,并概述北平图书馆所主办的学术刊物对中国敦煌学的推动。第七章《建国以来的敦煌遗书整理与敦煌学研究》,论述1949年迄今国家图书馆在敦煌遗书目录编纂、缩微胶卷拍摄、图录出版方面的作为,介绍馆藏敦煌遗书残片的整理的经过与成果,阐述唐耕耦等一大批目前仍然活跃在敦煌学界的国图敦煌学者的研究论著及其学术成就。第八章《敦煌文献服务的扩展与深化》,主要概述1949年以来国家图书馆在敦煌学学术服务方面的作为与成绩,包括学术服务的拓展与深化、敦煌吐鲁番学资料研究中心的成立与服务、馆藏敦煌遗书数字化,以及文献展览、学术讲座、学术会议等学术活动的组织。第九章《馆藏敦煌遗书的修复》,首先介绍早期的修复实践并对其进行评价,随后阐述“整旧如旧”修复原则的确立与修复方案的制定,并结合相关案例对修复工艺进行具体说明,最后阐述敦煌遗书修复的学术贡献。第十章为《结论》,首先在前文论述的基础上,综论国家图书馆在不同历史时期对敦煌学的贡献,并将其放到中国敦煌学史的整体背景下加以考察;其次从对学术大势的把握、便于学术研究的制度设计两个方面,分析1930年代北平图书馆敦煌学研究高潮时期之所以出现的原因;最后概述国家图书馆与敦煌学界的互动交流,指出与学术界的良性互动与合作对于学术机构、学术服务机构的重要意义。全文之后,附有两个附录:其一为《国家图书馆敦煌学编年事辑》,按年编排国家图书馆历史上与敦煌学有关的事件;其二为《国家图书馆敦煌学论著目录》,搜集国家图书馆百年来编纂、发表的敦煌学著作、论文、译著等。通过这两个附录,可以看到国家图书馆对中国敦煌学发展的贡献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