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如何充分调动高校辅导员的从业热情,提升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将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以及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的意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第24号令)中明确要求,要采取有力措施,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当前,辅导员职业倦怠状况却日益影响到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成效。对辅导员职业倦怠问题进行研究,对辅导员职业倦怠加以预防和缓解,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保持高校辅导员队伍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促进辅导员自身的发展都将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意义。那么,应该怎样理解辅导员职业倦怠?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根源又何在?本研究在全面系统地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高校辅导员群体的工作第一线,立足于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实际,通过对集美大学辅导员职业倦怠状况的调查分析,解读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深层原因,探寻对辅导员职业倦怠进行干预的路径,以期为建设好辅导员队伍提供支持。 论文共由五个章节组成。第一章导论,主要对选题缘由进行阐述,对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相关概念和范围进行界定和说明,对研究现状进行梳理,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以及对研究框架、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介绍。第二章概括了目前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多元化,工作职责的多样化以及基本能力的高要求均成为辅导员们较大的压力源。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症状不仅影响到辅导员的身心健康和工作成效,也影响到辅导员队伍的稳定和发展。第三章对集美大学辅导员职业倦怠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第四章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来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产生的根源进行分析。第五章探讨如何通过社会干预、组织干预和个人干预来切实达到缓解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目的。并专门对集美大学提出了干预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