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MODIS遥感数据建立的辽西北地区温度空间分布模型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xybxy05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温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基本要素,生命与气温息息相关;高空间分辨率、网格化的气温数据能够更好的表达其连续分布的空间特征,并且可以和其他环境、遥感等数据高度兼容,将越来越受到重视。遥感是一种以物理手段、数学方法和地学分析为基础的综合应用技术,具有宏观、综合、动态和快速的特点。当前高分辨率的卫星热红外遥感技术的发展完善,为全面分析、研究热量资源和监测热场分布变化提供了可靠的手段。热红外图像是用卫星遥感方法研究地表热场分布状况最有价值的资料,为热环境质量评价和热源调查提供准确、丰富的信息,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利用热红外遥感信息来提高气温空间化精度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 采用了直接插值、气温垂直递减、多元回归三种空间化方法对辽西北地区20个气象站4月14日、7月26日、10月14日三天的日平均气温进行了空间化,并应用MODIS遥感数据、采用分裂窗算法反演了辽西北地区地表温度,通过分析反演地温与观测气温的关系,建立了它们二者的关系模型,利用这个模型就可以根据遥感地温来算出地温对气温的影响,也就可以对各种空间化方法的结果进行优化。本文是通过给插值结果图像和地温对气温影响图像之差一定的权值(本研究取权值为0.1)来实现空间化结果的优化。通过对4月14日、10月14日两天的日平均气温空间化结果进行优化的结果看,无论是MAE,还是MRE都呈下降的趋势,这说明利用遥感数据实现地温对气温的影响部分,并对空间化结果进行优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且优化后,各种空间化方法之间的误差差异呈减小的趋势,优化方法对误差大的方法优化效果更加明显,尽管如此,优化并不能改变空间化方法的好坏,只是使各种空间化方法之间的差异变小。最终生成了具有较高精度、1km×1km分辨率的日平均气温网格数据。 本文只采用了一种方法应用热红外遥感信息对气温空间化结果进行了优化,实际上气温与地温之间存在很好的关系,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把地温的信息加入到气温空间化的研究中,本文只是对这方面工作做了初步探讨。
其他文献
本文使用1979~2004年的NOAA重构月平均海表温度资料(SST)、向外长波辐射资料(OLR)和1979~2004年的NCAR/NCEP-2再分析月资料和日资料,利用EOF、SVD、连续小波分析、交叉小波与小
大气边界层是影响大气扩散的重要因素之一,沿海地区由于海陆之间动力和热力差异,边界层风温场的变化规律远比平原地区复杂。本文根据2003和2004年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厂址一个80m
该文从指导辽西地区农业灌溉和抗旱需求出发,在收集整理了国内外关于使用遥感方法定量反演土壤水分的各种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各种定量反演土壤水分的遥感模型,认为对于
拜占庭细密画是世界细密画艺术发展中的第一个高峰,它的艺术风格对周边国家、地区的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研究这一时期的细密画,分析出了其艺术风格所产生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