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乡村旅游业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此后,逐渐在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促动下产生、发展和壮大。乡村旅游是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伴生物。随着中国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之法定节假日时段的连续与时长的增多,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意识与需求市场正日趋完熟。此外,各地的乡村旅游业还依托于当地自然资源和文化内涵而不断壮大;生态旅游、民俗旅游与体验旅游等主题旅游类型层出不穷。随着西部大开发号角的吹响,甘孜藏族自治州(文章简称甘孜州)乡村旅游事业拉开序幕。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中成熟国家和地区经验总结发现:乡村旅游发展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有利于新农村建设,更有利于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首先,文章从乡村旅游研究综述、乡村旅游概念、乡村旅游类型、相关理论研究及国内外发展实例入手,归纳和总结了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以作为甘孜州“藏家乐”乡村旅游发展借鉴之用;其次,通过对甘孜州“藏家乐”乡村旅游形成过程的梳理,归纳出甘孜州“藏家乐”乡村旅游发展优势,正视其在甘孜州经济发展中起到的积极作用;第三,借助营官村“藏家乐”乡村旅游发展实例进行分析,并对甘孜州“藏家乐”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进行描述,进一步总结了甘孜州“藏家乐”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基于以上文献综述及实例分析,对甘孜州“藏家乐”乡村旅游发展提出合理的市场定位和发展建议。“藏家乐”乡村旅游是以具有藏式特色的民居接待为核心,以藏族历史、文化、宗教、民俗等资源为背景,以直接提高农牧民经济收入为目的。甘孜州“藏家乐”是康巴藏区的一朵奇葩。甘孜州发展“藏家乐”乡村旅游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一方面,依托于甘孜州地属青藏高原的环境优势,特有的锅庄经济和千百年来形成的川藏茶马古道;另一方面,在于它自身蕴藏巨大的开发潜能和文化价值。甘孜州“藏家乐”乡村旅游的形成始于营官村“康巴藏家第一庄”的成立,它不仅使营官村寨经济发展产生了质的飞跃,而且有力的推动了甘孜州内各县乡村旅游事业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