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质遗迹是地球内外营力作用造就的产物,是地球历史留给人类的一笔宝贵财富,通过它我们能认知地球演化的进程,同时在现代社会中它还发挥着巨大的社会与经济价值。近年来,在地质学、旅游学、景观学等多学科的推动下,地质遗迹的研究已取得了重大进展,通过建立地质公园以实现地质遗迹的保护与利用,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但在一些地区,由于盲目开发及保护措施不当,造成了地质遗迹的巨大破坏。由于地质遗迹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一旦破坏将无法修复,所以,如何在地质公园体系下实现地质遗迹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一直是学术界探讨的问题。
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四川省东北部,于2005年授牌,公园总面积为116.00km2,园内地质遗迹资源丰富,主要以亚热带中低山石林、侏罗山式褶皱、岩溶峡谷和构造岩溶湖泊景观为主,其类型多样、景观独特、品味高,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和美学观赏价值。但该公园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地质遗迹保护上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对华蓥山地质遗迹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研究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与区域地质背景,在充分掌握地质遗迹的特征和分布格局后,参考相关标准,构建了华蓥山地质遗迹的分类体系,并对其保护与利用现状展开了定性、定量评价,发现华蓥山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协调性较差,严重制约了该区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建设的工作。最后,就评价结果与存在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和措施,以期实现地质遗迹保护与利用协调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