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健康权是一项基本人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公民享有平等健康权利的基石。2009年3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提出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作为2009年-2011年着力抓好的五项重点改革之一。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作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主要组成部分,研究农村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现状及绩效考核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本研究的目的了解山东省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现状及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分析山东省农村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运行情况,为政府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策提供政策建议和参考依据。本研究依据专家推荐、经济发展水平和资金配套差异性,选取淄博沂源县、菏泽单县作为研究地点。采用访谈和机构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现状及绩效考核运行情况,共调查2个卫生局,2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个妇幼保健机构,6个乡镇卫生院,16个村卫生室。本研究的资料分析方法:①利用定性分析软件Weft QDA,分机构、分内容对定性访谈资料进行分类、归纳,了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现状及其绩效考核等情况;②利用率和构成比描述性分析农村基层医疗机构服务人口数,人力资源构成状况,卫生技术人员职称、学历和年龄构成,9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服务数量;③以2010年农村基层医疗机构服务人口数为基数,利用劳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分析医生、护士、公共卫生人员和医技人员、村医配置的公平性。本研究的主要结果:(1)调查县采取两种不同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模式,即多部门管理和分级管理模式;9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完成的数量和质量层次不一,传染病和预防接种实施较好,重性精神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开展难度大。人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欠缺、项目经费拨付滞后和不足、信息化系统建设不完善以及居民健康意识淡薄是影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进展和质量的原因。(2)以2010年农村基层医疗机构服务人口数为基数,医生、护士、公共卫生人员以及医技人员、乡村医生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12、0.19、0.06、0.24、0.25,均小于0.3,配置比较公平。基层卫生技术人员服务能力直接影响着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质量。现场调查发现,医生、护士、公共卫生人员以及医技人员均以初级职称和中专学历为主,年龄以30~39岁为主,年龄结构较为年轻化。乡村医生学历以中专学历为主,专业以西医专业为主,缺乏中医专业人才,年龄结构分布不合理。(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绩效考核为主,目的是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服务能力,同时明确了绩效考核的主体和对象、考核内容、考核时间、考核方式和结果应用。通过实施绩效考核的方式,促进了9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进展。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绩效考核不完善、绩效考核奖惩执行不到位以及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服务人员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是制约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效开展的原因。结论与建议:①多项措施并举,提升卫生人员服务能力;②构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保障机制;③推进信息化进程,全面提升基本公共卫生信息化管理水平;④加大宣传,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意识,增强农村居民认可度;⑤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