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是当今社会的研究热点,而边缘检测在数字图像处理中处于关键的一步,在裂纹检测、视频监控等领域中广泛应用。传统软件串行实现图像处理算法效率低、难以满足实时性的要求。而FPGA具有功耗低、并行处理能力强,速度快等优点,可以方便地对摄像头采集的图像进行实时处理,其在图像处理以及高速计算的应用系统中具有很大的研究意义。因此一套集成了图像采集和实时处理的系统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本设计提出了一种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是当今社会的研究热点,而边缘检测在数字图像处理中处于关键的一步,在裂纹检测、视频监控等领域中广泛应用。传统软件串行实现图像处理算法效率低、难以满足实时性的要求。而FPGA具有功耗低、并行处理能力强,速度快等优点,可以方便地对摄像头采集的图像进行实时处理,其在图像处理以及高速计算的应用系统中具有很大的研究意义。因此一套集成了图像采集和实时处理的系统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本设计提出了一种基于CMOS摄像头+FPGA+SDRAM存储器+上位机的图像采集与处理系统。通过串口将基于FPGA的Sobel边缘检测与上位机结合,实现控制边缘检测区域大小以及调节边缘检测阈值的功能。工作内容如下:(1)采用Cyclone IV系列的EP4CE15F23C8作为主控芯片设计图像采集与处理,设计了SCCB接口,完成对摄像头OV7670的寄存器配置,将摄像头采集过来的图像做灰度化、高斯滤波、sebel边缘检测等处理。(2)根据SDRAM的工作原理采用状态机设计其控制器,结合乒乓操作和异步FIFO解决跨时钟和速率不匹配的问题,完成图像存储模块的设计。(3)根据VGA显示原理完成VGA驱动模块的设计,边缘检测的结果能够实时地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4)设计了串口与FPGA通信模块,完成上位机与FPGA通信的设计,通过上位机给FPGA发送指令,FPGA解析接收过来的指令完成相应的功能。上位机具有图像采集、边缘检测、串口调试以及控制边缘检测区域大小和位置的功能。
其他文献
图像边缘检测是图像处理领域中较为基础的研究问题,也是很多计算机视觉任务的技术基础。已有的许多研究工作表明边缘检测在图像特征描述、高级特征提取、目标识别以及图像分割等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快速准确定位和提取有效的图像边缘特征信息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对现有边缘检测网络模型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特征融合策略、损失函数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跨层多尺度特征融合的二分类边缘检测网络和基于注意力
近年来,参数化设计作为一种新的设计方法在景观设计领域崭露头角。参数化设计以数字化为基础,在应用模式上,对以前的景观设计模式有了新的更替。然而,当前景观设计的参数化设计实践进程还没有达到一定深度,尤其是关于城市广场景观的参数化设计研究寥寥无几。由此,通过总结前人相关理论和实践观点,整理出较为完整的广场景观参数化设计框架,从而探讨参数化与广场景观设计相融合的重要实践价值及实施方法。论文将通过对参数化相
随着现代探测技术的发展和目标跟踪环境的日益复杂,密集回波下的多目标跟踪问题尤其是群目标跟踪问题逐渐成为目标跟踪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群目标内多个成员空域分布范围较小且运动特性接近,使用传统多目标跟踪算法进行跟踪时,极易出现错误的交叉互联,导致目标的跟踪稳定性下降。因此,本文从群的整体运动与群的机动变化两方面对空间群目标跟踪算法进行了研究,并设计了一款空间群目标跟踪处理软件。本文首先研究了几种传统多目
多波束天线可以仅使用一个天线在空间中形成不同指向的多个波束。利用多波束天线可以显著减小天线所占重量和体积、提高集成度、降低系统整体成本,因此在新一代车载雷达以及弹载雷达等系统中一直是关键核心技术之一。本文重点对可以低成本宽角度覆盖的多波束天线进行了研究,分别利用过模同轴波导和3D打印龙伯透镜实现了两种性能优良的多波束天线,具体工作如下:(1)提出了一种同轴波导与双锥喇叭结合的多波束天线,该天线具有
呼吸是反映身体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基于雷达的呼吸检测无需佩戴任何仪器,应用灵活,成为目前热门的检测手段。现实中进行呼吸检测时,体动的存在会带来巨大的干扰,现有的雷达呼吸检测方法均要求人体处于静坐或静卧等体动轻微的状态,对人体体态具有约束性。本文针对这个问题,研究了运动状态下的体动去除,实现了运动状态下的雷达呼吸检测,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介绍了基于连续波雷达的呼吸检测系统,分析了雷达工作原理和回
行人再识别(Person Re-Identification,Re-ID),是在多个无重叠视域的摄像头网络中对行人进行检索匹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对建立平安城市和智慧城市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行人再识别技术的实际应用中,现有行人再识别模型的扩展性不强,即从某一场景中学习到的行人再识别模型扩展到其他场景中应用时性能下降严重。本论文针对不同数据集之间的域差异导致性能下降的问题,围绕行
目标识别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对高分辨雷达图像的需求越来越大,利用电磁计算方法对目标进行仿真可以提供大量的数据源,而针对电大尺寸目标,高频方法由于其计算速度和占用计算机内存方面的优势则成为主要手段。因而基于高频方法的快速成像技术研究对目标识别而言具有重要意义。此外,目标特性的获取也是目标分类、识别的关键技术。在光学区,目标的散射场可视为目标上多个强散射中心的叠加,人们往往通过研究散射中心而获得目标的散
超高飞行器在稀薄大气中高速飞行时,在飞行器四周产生了一层强电离的等离子鞘套,其对飞行器的导航定位,数据通信都产生了影响,严重时甚至会造成信号的中断,也就是“黑障”现象,研究电磁波在等离子鞘套中的传播特性对正确了解以及缓解“黑障”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利用静态的电磁场对等离子体流场中粒子的影响机理,建立了流体方程与泊松方程耦合的数值模型,通过时域谱元法研究了不同外加电压以及不同的外加磁场下,等
在战场条件下,获得雷达目标属性意味着可判定敌方目标并确定目标威胁程度,从而催生出目标识别技术。鉴于高分辨率宽带雷达体积庞大且制造成本高,并不适用于便携式地面侦察雷达的应用环境,所以便携式地面侦察雷达通常为低分辨雷达。因此,开展低分辨地面侦察雷达自动目标识别算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详细介绍雷达自动目标识别技术的特征提取、分类器设计与超参数寻优方法,以及低分辨地面侦察雷达的信号预处理与数据采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