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男篮世界杯优秀外线队员阵地进攻中无球移动的临场表现和特征研究

来源 :首都体育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llon100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篮球运动是场上的五名队员相互协助、相互配合的运动,需要场上每一个人在自己的位置发挥出作用,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除了持球队员外,其他人如何有效打出个人位置上的优势就决定了比赛的胜负,无球移动不但能为自己和队友创造机会还能拉开空间并且打乱对方防守阵型。这其中外线队员的无球移动是团队取得胜利的关键。本文以2019年男篮世界杯中的优秀外线队员为例,就优秀外线队员阵地进攻中无球移动的临场表现和特征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视频剪辑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图示法对本届优秀外线队员阵地进攻中的无球移动临场表现和特征进行分析研究,通过统计30场比赛,剪辑出240个视频片段,分析优秀外线队员的临场表现和移动特征,并用图示法表示主要有以下临场表现和移动特征,得出以下结论:1优秀外线队员无球移动分为四种,其中向球和向空区的威胁性最大,选择性最多,效果最佳。因为其具备突破和投篮的能力,在移动特征中呈现的方式很多种,其中反跑、提上、内线穿插、借用无球掩护移动的方式占据最多威胁最大,利用个人的牵制能力做无球移动,往往是打乱对方防守阵型和创造进攻机会的关键。2优秀外线队员移动区域在三分线45°和三分线弧顶的区域主要是接应和冲抢篮板;在三分线内45°和限制区内主要是掩护;在三分线外底角主要是牵制防守伺机接球进攻或者横切。移动后的效果最好的是向空区移动,这其中目的性多,选择性也非常多,进攻手段也多。3优秀外线队员的移动特征中,其中最具威胁性的就是从外线发起在内线借用无球掩护或者内线的穿插,从而打乱防守,形成换防或者拉开空间,内线中找寻机会或者再次移动到外线做接应、掩护或者拉开防守。4优秀外线队员向篮移动的路线是最常规的,通常45°或者弧顶进行发起进行纵切或者斜插,在切入后没得到球后会迅速变为冲抢篮板或卡位篮板。在向空区移动主要是在弱侧的45°和底角交换移动,或者当球传导至强侧时,迅速由溜底线向对侧底角移动牵制防守或者伺机接球进攻。5优秀外线队员在移动的整体特征且具威胁性的主要呈现两种,一种是从外线的强侧向弱侧移动选择切入、拉开防守、伺机接球进攻;另一种是从外线的弱侧向强侧移动进行接应、掩护。
其他文献
短式网球是在传统网球的基础上创新发展而来,是适合5岁以上的各个年龄段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育特点。本文通过运用短式网球辅助器械训练进行干预教学,探究网球辅助器械对学龄儿童身体素质与正反手技术的影响,通过在实验前后将实验组与控制组的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实验前后运用网球辅助器械训练的优势,以及学龄儿童各项身体素质的提高状况和正反手技术的提升程度。本研究是以临沂星东方网球俱乐部的新学员为研究对象,并
羽毛球技战术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快、准、狠、活”的技术特征,特别在21分赛制中,羽毛球技战术的“快速、全面、突出特长”的发展特征更加明显。与此同时在双打项目当中,两人之间的相互配合同样也十分重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统计法、数理统计法对当今世界优秀女子双打前四拍的技战术特征进行分析,以松本麻佑/永原和可那、福岛由纪/广田彩花、陈清晨/贾一凡、杜玥/李茵晖、波莉/拉哈尤、高桥礼华/松友美佐纪、尤
研究目的:通过分析稳定支撑与非稳定支撑负重深蹲肌电变化,为以后非稳定支撑负重深蹲研究提供实验数据借鉴,为训练实践中选择不同深蹲方式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对16名首都体育学院男性受试者(年龄:22.3±2.4(year)、身高:176.4±6.8(cm)、体重:74.3±9.2(KG)、1RM:82.8±8.9(KG)、训练年限:2.3±1.2(year))进行稳定支撑与非稳定支撑负重深蹲表面肌电信号
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束至今,我国竞技体育的金牌总数呈下滑的趋势,而国家飞碟队在奥运夺金路上低谷了许久。国家体育总局面对当前严峻的局面,果断的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应对措施,一是引进世界著名的体能康复团队走向中国的各个竞技运动项目,二是加快培养我国专业的体能教练。这一期间,体能训练得到了国家强大的支持力度,各个国家队伍也尝到了加强体能训练带来的甜头。在训练期间,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得到较好的改善、
残疾人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里约残奥会我国夺得金牌榜第一,更多残奥项目得到关注。我国轮椅网球运动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2018年雅加达第三届亚残会上,中国女子轮椅网球运动员朱珍珍和黄惠敏获得第一枚亚运会金牌。我国女队已达到世界强队水平,男队水平与世界一流还有一定差距。近年来轮椅网球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是发展现状和调查研究较多但技战术研究尚不多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从20
进入21世纪后,篮球文化在全世界广泛流行起来,在篮球比赛中,不仅要求运动员能掌握技术水平和战术水平,而且,对运动员身体素质和力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赛场上篮球运动员常常要做到突破快,防守突然启动快,抢篮板球起跳快,这些动作技术都需要靠强大的腿部力量来支撑,因此在训练中我们应该重视腿部力量的锻炼。本文通过文献法,访谈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进行实验,并进行相关的分析。把实验进行相关的安排,实验组的人员接
起跳技术作为跳远项目的重要技术之一,对运动员的能力要求极为严格,虽然目前我国涌现了很多优秀的运动员,但其起跳技术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的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以2019年全国田径冠军赛总决赛男子跳远前8名运动员起跳技术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测量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8名运动员的起跳技术进行研究与分析,找出8名运动员起跳阶段技术动作的优缺点,并探讨技术动作优缺点的形成原因,希望能为我国运动员改进
研究目的:本文通过查阅核心稳定性训练相关文献、书籍、训练视频以及与专家访谈,选取并设计一组适合青少年的训练动作应用到实验中,通过核心稳定性训练对9-14岁青少年蛙泳速度影响的实验研究,大量参考运用于体育领域中的核心稳定性训练方法与手段,思考探索核心稳定性训练对青少年在蛙泳速度方面产生的影响。旨在提高青少年腰部稳定性、平衡能力进而促进其蛙泳成绩的提升,为9-14岁青少年蛙泳教学与研究提供理论铺垫。本
自《2013-2016周期竞技健美操评分规则》(以下简称:2013周期规则)将有氧踏板评分规则正式列入后,《2017-2020周期竞技健美操评分规则》(以下简称:2017周期规则)进一步地完善了有氧踏板评分规则。评分规则是项目发展的导向、竞赛评分的尺度。透彻地把握有氧踏板评分规则和深入地研究艺术创编,对有氧踏板艺术创编的方向、竞赛成绩的优劣和项目的发展具有关键意义。基于此,本研究依据2013和20
本文以1987-2020年奥林匹克日北京开展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历史研究法对奥林匹克日北京开展活动内容和形式的基本情况进行归纳,分析其活动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通过奥林匹克日北京开展活动内容与形式的基本情况对其发展阶段进行划分,概括其变化趋势,分析影响奥林匹克日北京开展活动内容与形式发展的原因。通过对1987年-2020年奥林匹克日北京开展活动内容与形式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