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广义网络分析法的我国海上通道关键节点风险分析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o19871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对外贸易已然成为了世界各国正常运转所必不可少的活动。据统计全球有80%以上国际贸易货物是通过海上运输来实现的,而海上通道作为国际贸易中海上运输的重要载体,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国内外专家学者们关注的重点。我国作为全球第一大进出口货物贸易国,海上通道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涌现出了大量学者对其风险进行分析与研究。其中海峡/运河被视为海上通道中的关键节点,是远洋船舶航行的必经之地和诸多利益的交汇处,由于海上通道是一个链条状的系统,因此关键节点安全状况的优劣对海上通道安全状况的影响极大。在现实中,影响海上通道关键节点安全的风险因素的有很多,这些因素呈现出不确定性强、难以量化且各因素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等特点。而通过大量阅读关于海上通道关键节点风险研究的相关文献发现,有些研究会忽略掉数据量匮乏的、发生的概率小的风险因素,只考虑可量化的风险因素作为评价指标,这样得出的评价结果一定是不全面、不客观的;此外,在实际评价过程中,由于专家们的个人经历不同,使得提供的偏好信息存在分歧、形式多样等问题,而以往的方法在面对上述问题时存在诸多局限。所以为保障我国海上通道关键节点的通航安全,对其风险进行全面、科学、客观的分析就显得十分重要。鉴于此,本文在相关理论研究梳理的基础上,采用可解决上述问题的广义网络分析法(G-ANP)来对我国海上通道关键节点的风险进行全面分析。首先,通过综合分析确定了影响我国海上通道关键节点安全的风险因素,建立我国海上通道关键节点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海上通道关键节点进行全面、科学、客观的风险分析打下了良好基础;其次,通过专家调查法确定出各风险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并且基于0.1-0.9标度与1-9标度,对相关风险因素的威胁程度进行两两比较,从而得出偏好信息;随后,基于广义网络分析法构建出风险评价模型,并以我国海上通道关键节点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例分析,该模型考虑了系统的不确定性、将难以量化的风险因素定量化、考虑了各风险因素之间的关系、能处理专家提供的多种形式的偏好信息、消除分歧。主要通过构造复杂偏好矩阵、对其进行一致性检验与改进、根据特征向量法的随机偏好方法计算出指标权重等一系列步骤;最后,结合指标权重与指标属性值得出了风险评价结果,并同以往相关文献结果及现实情况进行对比,来验证该模型的合理性与可行性。结果表明涉及到我国战略物资运输的马六甲海峡、曼德海峡以及霍尔木兹海峡风险较高,尤其是马六甲海峡风险得分最高。此外,关键节点易受到军事冲突、海盗袭击等风险因素的威胁。据此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与建议,从而降低往返于我国海上通道关键节点的船舶运输风险提供了理论支撑。
其他文献
在关于空间研究的理论中,顾大庆教授提出的空间组织策略具有简单清晰的操作方法和立足实验的研究精神,本文延续这一理论中从现代抽象绘画出发进行空间研究的视角,对空间组织
铁路轮渡港建设是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建港位置选择对实现海铁联运“最后一公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针对铁路轮渡港址选择方面的研究尚处
多主体系统的一致性现象和神经网络的同步现象都是重要而且特殊的现象.在多主体系统中,一群协作的主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需要在某个感兴趣的量上达成一致,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一
折反射摄像机由于其具有视场大、结构简单和成本低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三维场景重建、视频监控和视觉导航等领域。本文主要研究了折反射摄像机的成像模型和误差评价两个方面
空间曲梁结构,因其流线的造型、良好的受力特性和对多种地形、地物的适应性,在土木与交通、机械工程、航空航天工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除了上述常见领域之外,近些年来具
本文研究了广义形式的线性参数变化(linear parameter-varying,LPV)系统的有关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在三个方面,分别是带有常数时滞的广义LPV系统的容许性分析问题、状态反馈镇
人体姿态识别一直以来是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领域中的研究热点,教室场景下的学习者姿态识别是将人体姿态识别应用在教育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与应用价值。学习者姿态
分布式电驱动汽车的电机在车轮内实现集成提高了传动效率,配合四车轮均能进行再生制动的优点能够大大提高能量利用率,提高汽车续航里程。机械摩擦制动的可靠性是车辆制动安全
近几年以来,随着人们对深度学习的不断研究,计算机视觉与自然语言处理发展迅速,并且产生了很多研究方向,比如“图像描述”和“视觉问答”等新的任务。作为人类,我们可以识别
核能作为高能量、无污染、储量大的能量来源已经被部分国家使用。核能分为两种形式:核裂变和核聚变。核聚变是由氘氚粒子在极高的温度和压力下聚合成质量更大的粒子氦,并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