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新视点。如何将信息技术全面、恰当、合理地融入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提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效果已成为教育技术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思考和研究的重点问题。目前对此问题的研究很多,但大多数研究者研究的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策略、方式、模式等方面,对如何培养中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研究相对较少。然而,中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是提高中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效果的关键因素,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鉴于此,笔者对中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首先,在河南省郑州、濮阳、济源三个城市,选择了八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总体上做得比较好的、中学的教师作为被调查对象,并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其次,通过对访谈和问卷资料的统计分析,笔者初步探索出中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构成要素,并分析了在中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当前中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访谈和调查发现的问题,笔者对如何培养中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提出了几点参考性的建议。 本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了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相关概念。首先,对课程、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本文中的内涵作一一界定;其次,根据调查和访谈结果,分析出中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构成要素有:1.信息技术能力;2.教学设计能力;3.教学实施能力;4.教学监控能力;5.教学评价能力;6.自我发展能力;并且对每一个要素的内涵、特点及其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作了阐释和描述。 第二部分指出了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培养的理论依据。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一)现代教学理论。这一理论主要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主导——主体”教学理论、“学教并重”教学设计理论三方面来阐释的;(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要阐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三个学习核心观点;(三)系统科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