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轻质高强材料对于节能减排和降低运营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已成为航空航天、国防军事和轨道交通等诸多先进领域的关键材料。仿生结构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其内部拥有精细层级结构,在不同尺度上协调优化强度、韧性等力学性能。近年来,科学家们通过模仿自然界生物材料内部的层级结构,构建出一系列轻质高强高韧的新型轻质仿生复合材料,为材料的轻量化设计和性能优化提供了新的途径。例如,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研究人员将贝壳珍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轻质高强材料对于节能减排和降低运营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已成为航空航天、国防军事和轨道交通等诸多先进领域的关键材料。仿生结构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其内部拥有精细层级结构,在不同尺度上协调优化强度、韧性等力学性能。近年来,科学家们通过模仿自然界生物材料内部的层级结构,构建出一系列轻质高强高韧的新型轻质仿生复合材料,为材料的轻量化设计和性能优化提供了新的途径。例如,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研究人员将贝壳珍珠层内部的“砖-泥”叠层结构作为增韧生物复合材料的模型系统。为了模拟珍珠状的“砖-泥”叠层结构,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工作。然而,近期研究发现,雀尾螳螂虾运用锤状鳌棒击碎贝壳等软体动物的外壳进行捕食,因此螳螂虾的鳌棒必须承受上千次高速剧烈的撞击,这对其抗冲击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螳螂虾鳌棒外壳是由几丁质纤维束组成的螺旋状排列结构,使其拥有轻质量的同时也拥有高强、高韧的力学性能。这为很多高精尖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材料设计的重要参考,也为多个新型科技领域的创新提供可能性。众所周知,叠层复合材料在承载过程中,沿厚度方向上的损伤抵抗力较差。本文通过从螳螂虾鳌棒内部的几丁质纤维螺旋排列结构(Bouligand system structure)中获得灵感,创造性的将单向碳纤维预浸料(碳纤维束和环氧树脂制成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叠层铺设成受螳螂虾鳌棒启发的螺旋叠层结构,之后设计了不同的层间螺旋角度,利用单向碳纤维预浸料按照不同层间螺旋角度叠层铺设制备成不同的螺旋叠层结构样品。并将制备得到的样品在Instron 5544材料拉压试验机上进行静态弯曲加载实验,得到了其在弯曲载荷作用下的力学行为及相应的强度和韧性(吸能)特性。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断面进行表征,观察其破坏断裂面的微观形貌。最后采用ABAQUS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建立螺旋结构模型,对仿生螺旋结构静态压载过程进行数值仿真计算。结合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仿生螺旋层状结构的强韧机理进行分析,发现螺旋结构在变形破坏过程中,其内部存在复杂的层内和层间应力分布,并对载荷传递效率产生重要影响。随着层间螺旋角度的改变,这些层内和层间的应力分布将发生显著变化。每一单层受层内拉应力作用下会发生层内沿碳纤维方向上的碳纤维断裂以及垂直碳纤维方向上的基体撑开破裂、纤维与基体之间的脱粘等破坏形式。同时又对相邻薄层间剪应力进行分析,受层间剪应力作用相邻薄层间或出现螺旋渐进式损伤破坏。结果发现层内拉应力诱导下的损伤破坏机制及层间剪应力引导下的螺旋渐进式损伤破坏机制对螺旋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能量吸收具有关键影响。强度和韧性对大多数材料来说是一对不相容的矛盾,探索材料强度和韧性的组合优化机制是当前轻量化材料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受自然界生物的启发,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本文在原有仿生螺旋层状结构的基础上将螳螂虾鳌棒内部螺旋层状“Bouligand”结构与贝壳珍珠层内部的“砖-泥”叠层结构相结合,采用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薄层制备了具有二级结构的新型复合材料,并将其与单一螺旋叠层结构材料在弯曲载荷下的变形破坏和能量吸收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兼具“砖-泥”交错叠层结构和螺旋叠层结构的样品在变形破坏过程中,可改善其内部应力分布与载荷传递效率,缓解局部应力集中、延缓材料失效破坏,阻止裂纹传播,从而实现材料承载和能量吸收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所以,将螳螂虾鳌棒内部螺旋层状结构与贝壳珍珠层内部的“砖-泥”叠层结构相结合得到的这种新型结构,对于轻质高强材料的内部结构设计和性能优化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使用不同规格的ZTA(氧化铝增韧氧化锆)陶瓷作为增强颗粒、以高铬铸铁作为金属基体,对ZTA陶瓷颗粒表面镀金属或包覆金属及化合物微粉,采用粘结剂粘结制备成陶瓷颗粒预制体,采用负压铸造技术成功制备出ZTA陶瓷颗粒增强高铬铸铁基复合材料。成功制备出ZTA颗粒表面镀Ni、Cu、Co以及包覆Cr、Al、B4C、Fe2O3、Cr2O3等微粉的复合材料,采用SEM、EDS、XRD等方法实验分析了上述复合材料
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具有弹性模量高、耐磨性好、尺寸稳定性高、比强度高等性能优点,在航空航天、汽车、体育器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为了分析并解决搅拌铸造法制备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中存在的问题,其中包括SiC颗粒不均匀分布、气孔率高、溶质元素偏析严重、晶粒粗大、颗粒和基体润湿性差等,从而为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本文采用超声波辅助半固态搅拌铸造,以2024Al为基体,10μ
通过对豫南地区荒路村小学进行线上观察与访谈,研究发现农村儿童在线教育实践离期望相去甚远,课上的听不懂、分屏玩游戏以及课下的作业互动等成为其数字实践的主要表征形式。从线上教育实践的生产逻辑来看,拥有多重身份的学生在拟态环境中无法像坐在教室里一样认真聆听老师的讲授,技能可及性建设的缺位可能造成更大的教育不平等,而将技术逻辑不加批判地植入教育领域可能导致资本逻辑下的教育异化。研究建议,在政策层面因地制宜
在高温和高负荷等苛刻工况下工作的设备轴承、齿轮、叶片和其他易磨损传动部件的磨损和润滑,直接关系到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可靠性。Co基高温合金相比于其他合金具有更优异的高温强度、抗氧化性与耐腐蚀性。以钴合金为基体设计一种宽温域内具有优异抗磨性能的自润滑复合材料,对解决高温部件的磨损具有深远的意义。润滑相与抗磨相的选择是影响复合材料高温抗磨性能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高温热压烧结技术制备了一系列钴基高温自
作为煤炭生产过程中的伴生资源,瓦斯本身是一种清洁能源,若能够将其高效抽采、清洁利用,不但能对高瓦斯矿井瓦斯治理起到促进作用,同时能够变废为宝,在减小环境污染的同时能为矿井带来经济效益。瓦斯的高效抽采综合利用符合我国现代能源及煤炭工业安全、高效、绿色的发展方向,也是高瓦斯矿井瓦斯综合治理利用的福音。然而我国有很多高瓦斯矿井存在煤层瓦斯含量高、压力大、渗透率低的特点,造成该部分煤层的瓦斯抽采效率较低,
近年来,能源消耗日益严重,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加剧,为了克服即将到来的能源危机,寻找具有可替代性的清洁能源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热能和电能的直接转换的热电转换技术被认为有希望作为化石能源的替代品,从而应对全球能源困境。热电模块具有环境友好、安全性能强、操作维护简单等优点,在工业废热回收、航空航天、国防领域、深海领域、航空航天等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热电模块实现推广应用的关键环节是实现热电材料基体与电极材料的有
碳量子点(Carbon Quantum Dots,CQDs)作为一种碳纳米材料,具有水溶性好、荧光性强、尺寸小、生物毒性低等优点,在传感器、离子检测器、电容器及光催化剂等方面受到了广泛关注。但是常规方法制备的CQDs荧光颜色单一、量子产率低、表现出单一亲水性,难以在不相溶溶液体系中进行研究,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范围。针对以上这些问题,本文提出通过氮原子掺杂来增强碳量子点的荧光性,在CQDs表面进行官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s,OLEDs)因其低功耗、自发光、响应速度快、视角宽、分辨率高、柔性等优点,在照明和显示领域拥有巨大的应用前景。传统有机荧光材料由于自旋禁阻效应,其最大外量子效率(Ex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EQE)仅为5%,激子利用率(Exciton Utilization Efficiency,EUE)的理
京民养老发[2021]154号 各区民政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局、医保局:为促进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健全就近精准养老服务体系,现将修订后的《北京市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运营扶持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近几十年来,亚波长尺寸的贵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贵金属纳米颗粒所产生的表面等离激元共振能将入射电磁波限制在颗粒表面,形成巨大的局域场增强,突破光学衍射极限,并且具有很高的调控性。因此贵金属纳米颗粒在生物传感器、超材料、非线性效应等高集成度光电子器件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而基于贵金属纳米颗粒的二维密排阵列结构具有更高的局域场增强、可调控、集成化、微型化等特征,可以提高传统传感器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