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次翻译实践的文本选自劳特里奇出版社(Routledge)的教育类学术论文集Classroom Assessment and Educational Measurement,该论文集主要探讨了课堂教学背景下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估的相关教育理论和实践,分析了大规模教育评估的局限性以及需要作出的相关调整。笔者以该书第八章为翻译内容,并对文本中的名词化结构的翻译进行了探讨,以求对学术类文本的翻译研究贡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次翻译实践的文本选自劳特里奇出版社(Routledge)的教育类学术论文集Classroom Assessment and Educational Measurement,该论文集主要探讨了课堂教学背景下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估的相关教育理论和实践,分析了大规模教育评估的局限性以及需要作出的相关调整。笔者以该书第八章为翻译内容,并对文本中的名词化结构的翻译进行了探讨,以求对学术类文本的翻译研究贡献自己的力量。本报告是对此次实践的介绍、分析和总结。在分析文本类型和语言特点的基础上,采用案例研究法,根据名词化的定义和层次,结合兰盖克的名词化认知原则及王立非和刘英杰的整合分类,笔者将实践材料中的名词化结构分为名词化词汇、名词化短语、名词性从句三个类别。其中,名词化词汇主要表现为派生词名词化现象,“名词+名词”迭加结构,以及动词性名词、动名词和动词不定式。名词化短语主要表现为“名词+介词+名词短语”结构。最后,笔者结合翻译实践的案例,在保证学术类文本科学严谨、简洁客观的基础上,遵循化静为动、化虚为实的原则,探讨了学术类文本中名词化结构的汉译方法。经过分析发现学术类文本以传递信息参考为主要功能,隶属信息型文本,通常运用了大量名词化结构。对该类翻译材料中的名词化结构进行分层和分类处理可以帮助译者准确把握文本信息并理清逻辑关系,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来提升译文品质。笔者认为处理名词化词汇时,可采用直译法、增词法和转性法;处理名词化短语时,可采用结构转换法和省译法;处理名词性从句时,可采用顺译法和拆译法。
其他文献
健康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当健康的地位在人们的眼中熠熠生辉的时候,医疗事业是世界健康上升的阳光,很多人开始深深扎根于中医研究。作为一名中国人,作者对中医文化有着特别浓厚的兴趣。中医学是一门融合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其中包括哲学、科学、生物学等等。中医学中包含很多经典的中国文化,其中的宝贵内涵对于大自然和人类身体的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医的发展,中医逐渐走向世界,为世界人民带来健康。因此
本篇报告的研究对象为笔者英译《金融四十人论坛月报》的翻译实践。实践中的源文本为金融论述文。该类文章兼具金融类文本的专业性,以及论述文要求叙述清晰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专业术语的使用,论述过程统一、连贯、重点明晰。而由于实践中的源文本由演讲转写而得,又使源文本具有口语特征,使翻译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更为复杂。论辩理论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由马尔科姆·威廉姆斯(Malcolm Williams)提出,吸纳了论辩图式
当代绘画在面貌上和观念上都与之前的绘画发生了很大变化,就西方而言在观念艺术发生之初,绘画便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挑战,诸如摄影、影像、现成品、装置、行为等;在当下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之下,信息的快速交流与发展,文化的多元化更是打破了绘画的单一标准,当代绘画的发展越来越趋于艺术家的自身认知和感受,而这些自身认知便来源于艺术家在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下所获得的个体经验,这些个体经验的不同也造就了当代绘画的不同面貌。
翻译实践过程通常被喻为“戴着镣铐的舞蹈”,这一比喻折射出译者在翻译实践中不得不思考的一大问题:译文究竟应在多大程度上贴近原文?换言之,译者需要在翻译实践中展现何种程度的自由?从职业角度看,译者固然享有自由,但不能超越规矩,译者所彰显的必是负责任的自由。这就意味着译者要自觉端正自身的翻译伦理观,严格遵守翻译职业准则。唯有如此,译者方能更好地把握译文与原文的距离。新闻编译作为一种非文学翻译实践,要求编
本篇论文为口译实践报告,主要内容为分析笔者在“暴力与恐怖主义:阿拉伯伊斯兰思想的解读”讲座上的口译,口译形式为交替传译。讲座人艾哈迈德·布基里教授,是国际伊斯兰思想和伊斯兰文明专家,在世界文明对话、暴力活动与极端恐怖主义思想等领域有深入的研究。本论文将结合释意理论对此次口译表现进行分析。释意理论又称为“达意理论”,由法国著名的翻译学家达尼卡·塞莱斯柯维奇于1968年提出。释意派理论认为,口译是交际
沉浸性具有强烈的时代性,社会中各种电子媒介充斥着其概念。从影院到VR,沉浸技术深刻的影响了人们的视觉机制与思维逻辑。绘画在众多新媒介艺术的沉浸性效果的面前显得式微苍白,影像成为人们认知和模仿的对象,绘画的内容形式上也深受其影响。在此语境下,合理地运用新时代的技术带来的新视角不失为当代艺术工作者的一个契机。因此,选择新媒体领域中的热门理论来热场渐渐冷落边缘的绘画,将沉浸性的概念引入对绘画的分析,以经
此次英译汉翻译实践的原文本节选自2012年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Language Functions Revisited(《语言功能回顾》)一书的第7-50页,节选部分主要围绕构建《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以下简称《欧框》)的理论基础以及“能做表达”作为指导目标等内容展开。文本类型为典型的学术类文本,具有内容科学、严谨、专业,句式复杂、长难句较多,语言较抽象等特点。基于翻译模因论,译者本着强势模因、
钱大昕,清乾隆时期学术之集大成者,被公称为“一代儒宗”,字晓征,又字及之,号辛楣,晚年自熟竹汀居士,江苏嘉定人。前人之于钱大昕的研究,或是泛泛论其生平,或是只择其一面而论。谈到钱大昕的书法,我们看到的多是其收藏的大量碑板拓片,遂前人单从这一角度出发,普遍认为大昕只专“碑学”,书学观片面局限。然结合其生平与书学之路做研究,笔者认为并非如此。钱大昕可谓是清代“碑帖融合”论的奠基人,他对待事物的辩证思维
通常来说,国家安全指一个国家处于没有危险且不受威胁的状态。当前,国际形势日益复杂,各国面临着严峻的威胁挑战,国家安全问题因此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美国作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更是在国际和国家安全领域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是关于美国国家安全问题的最权威文件,它直接或间接地表明其国家安全观和政策。国内外学者通常从国家安全战略的角度来研究历届《报告》。本文以文化
功能文体学(Functional Stylistics)为“系统功能文体学”的简称,特指以韩礼德(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基础的文体派别。自从1969年他在意大利召开的文体学研讨会上宣读了一篇颇具影响的论文“语言功能与文学文体”,归纳了语言具有三大元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谋篇功能之后,国内国外许多学者开始了各种交叉学科的研究。在过去的这些年里,功能文体学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其中,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