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广西靖西县土石山生态交错区的西南桦天然林为研究对象,自2005年6月份开始,应用样地和单株观测相结合的方法,对土山和石山上西南桦的花期物候进行了为期2年的对比观测;依据不同生境、林木大小等因子抽取40余株西南桦开花植株,开展其生殖构件研究;同时采集西南桦花粉,通过系列蔗糖和硼酸浓度以及培养温度对比试验,摸清适合西南桦花粉离体萌发的培养基和温度,揭示花粉萌发特征,还探讨了野外条件下西南桦花粉活力的快速检测方法;并从温度、花粉含水量以及容器是否抽真空等方面开展西南桦花粉贮藏试验,为今后开展桦木杂交育种和西南桦种子园建设奠定基础。以下是主要结果:(1)在花序水平上,7月中上旬(约11日)西南桦雄花序伸出并进入缓慢生长阶段,至10月下旬(24日)进入始花期,雄花的总长度为6.62cm,生长速率约为0.06cm/d;整个始花期持续约3天后(至28日)进入盛花期,雄花散粉盛期比展叶期稍早;至11月2日,雄花序长度趋于稳定(16~17cm),期间雄花序生长迅速,生长速度约为1.058cm/d;雄花序盛花期持续10天左右,11月6日散粉结束。(2)西南桦雌花序和新叶同时发出,在11月初(1日)进入生长阶段,初期生长速度明显较慢,至11月4日雌花的总长度为1.7cm,生长速率约为0.40cm/d;从11月4日到11月10日,雌花序生长迅速,生长速率约为0.83cm/d;从11月10日到11月26日,雌花序生长又减缓为0.12cm/d,最终稳定在10cm左右。11月9日雌花序上苞片开始张开,至11月1 2日已经完全张开,11月13日微卷发白,在展叶期完成前(11月16日)柱头已经完全上卷,授粉结束。(3)在单株水平上,盛花期平均约10d左右;土山和石山林内西南桦盛花期均比林缘长,林内单株盛花期超过20天,而林缘单株盛花期在20天以下。(4)在林分水平上,西南桦盛花期持续约2个月;林内西南桦和林缘木,在10月下旬均有50%以上的单株进入盛花期;11月下旬有90%以上的单株进入盛花期,林内和林缘盛花期基本相同,没有明显差别;土山和石山上的西南桦整个花期差别不大,但土山上的盛花期比石山上长10天左右。(5)在同一生殖单株上,西南桦雄花序数量是雌花序的4倍。从花序总量上来看,林缘单株花序总量显著高于林内单株(p<0.05),前者是后者的1.54倍;林缘单株雄花序总量是林内的1.21倍,雌花总序量是林内的3.21倍;雄花单序上小花数量是雌花数量的0.45倍,从整体上来看雄花显著比雌花多。(6)比较不同冠层,雄花序、雌花序数量排序均为上层>中层>下层。林内西南桦单株,其大部分花序分布在上层和中层,上层占66.2%,中层占21.8%,下层仅为12%。林缘单株花序分布的总体规律和林内基本一致,其上、中、下层花序所占比例分别为52.7%,29.4%和17.9%。(7)西南桦生殖枝主要集中在一级和二级枝上。西南桦花枝有90%左右集中在一级枝上。西南桦生殖枝具体分配比例是:雄花枝42%,雌雄花枝为20%,雌花枝13%,无花枝25%。西南桦生殖枝上顶芽发育成雌花序的比例明显比侧芽小;第2~8侧芽发育成雌花的比例均约10%,差异不显著。(8)西南桦雄花序开始为青绿色,生长稳定后为青色,雄花序上的苞片紧密结合在一起;雄花即将散粉时,雄花序上苞片间距增大,雄花序开始变黄,此时采花枝带回室内水培,收集花粉效果最佳;雄花序颜色变成深褐色时,已散粉结束。(9)蔗糖基本培养基上添加硼酸能够显著促进西南桦花粉萌发;西南桦花粉离体萌发的合适培养基为15%蔗糖+200 mg.Kg-1硼酸,适宜培养温度为30℃;最佳检测时间为3h;在此条件下培养,3h后花粉萌发率基本稳定,培养7h后花粉管长度也趋于稳定;离体萌发的。所检测的4个单株,其花粉均呈现相似的萌发过程,即培养后1h未见西南桦花粉管伸出,3h后花粉萌发率趋于稳定;花粉管长度在培养7h后亦趋于稳定,长度达89~100μm。(10)在TTC、I-KI、醋酸洋红法等3种花粉活力快速检测方法中,TTC法检测西南桦花粉活力的效果最佳,其结果与离体萌发法差异不显著(p<0.05);采用TTC法检测西南桦花粉活力,其染色液的适宜pH值为7.0。(11)贮藏温度对西南桦花粉活力影响显著(p<0.05),西南桦新鲜花粉在室温条件(18—30℃)下仅可存活4天,其中第2天活力下降最快;3℃条件下贮藏1个月后花粉失去活力:—10℃、—20℃条件下贮藏83天后,花粉萌发率仍为18%以上。在低温条件下,花粉经干燥和抽气处理,其贮藏效果比未经处理好,但未达显著水平(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