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观幸福感作为个体内心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必然受到多种内外在因素的影响。随着社会心理影响学说的兴起,一系列社会心理因子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重点之一。其中,基于个体自身心理感受的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存在紧密的联系。大量理论和实证研究均显示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有着显著的影响,个体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其幸福感体验越高。相比社会支持的来源而言,个体所获得的不同方式的社会支持更应该成为探讨和分析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关系的着眼点,但我国心理学对该问题尚缺乏充分的研究。本论文首先对有关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做详尽的文献综述,同时,对该领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研究的问题,并以中国城市居民为被试进行了两项实证考察,即在检验《社会支持行为问卷(ISSB)》中文修订版在中国大陆文化背景中测量特性的基础上,探讨社会支持方式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本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以期对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帮助。研究Ⅰ以中国城市居民为被试,采用问卷法对《社会支持行为问卷(ISSB)》中文修订版的信效度进行检验。研究Ⅱ采用问卷法,在中国文化背景下考察了3068名城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状况,对社会支持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展开了深入探讨,并进一步分析了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上述两项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社会支持行为问卷(ISSB)》中文修订版在中国大陆文化背景下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2社会支持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存在差异。女性获得的社会支持要高于男性;受教育程度越高,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获得的社会支持逐渐降低;收入越高,获得的社会支持越高。3主观幸福感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存在差异。男女之间在某些幸福感量表上存在差异;受教育程度越高,个体的主观幸福感越高;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的幸福体验越高;收入越高,主观幸福感越高。4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不同方式的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不尽相同,情感支持的预测力最强,其次为资讯支持,最后为工具支持。同时,不同方式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不同维度具有不同的预测作用。5社会支持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中介作用。年龄、受教育水平和收入对主观幸福感存在着显著的直接影响,三者对主观幸福感都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同时,年龄、收入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有部分是通过社会支持这一变量来实现的,但这种间接效应要小于人口统计学变量对主观幸福感的直接影响效应。性别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完全经由社会支持这一变量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