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动脉超声多普勒血流信号的特征提取及分类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sta_mo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医的脉诊理论认为汇集于桡动脉处的脉象反映了人体脏腑器官大量的生理病理信息,医生可通过手指触按病人的动脉搏动了解病情。超声医学诊断则利用多普勒超声检测仪器检测出人体血流和组织运动状况,现已成为临床辅助诊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多普勒信号的研究大多专注于心血管疾病领域,没有考虑脏腑器官的疾病。本论文用多普勒仪器代替人手的触按采集桡动脉多普勒超声血流信号,试图通过对桡动脉多普勒超声血流信号提取特征,分析它在人体发生某种病变状态下的反应,以求最终实现脏腑器官疾病的计算机辅助诊断。在数据采集阶段,由于超声血流信号以声谱图的形式存储的,故而应当先设计算法提取谱图中的最大速度曲线和平均速度曲线。这两种曲线反映了血液流动的状况,人体的脏腑病变对血流流动产生的影响可通过这两种曲线的变化表现出来。在信号预处理阶段,针对多普勒血流信号比较微弱、信噪比较小的特点,本文提出了小波包阈值消噪算法,应用这种算法对前面所提取的最大速度曲线进行降噪,不仅最大地去掉了噪声,而且较好地保留了高频部分的细节特征。在特征提取阶段,本文提出了两种提取方法——基于Hilbert-Huang变换的特征提取和基于局域波近似熵法的特征提取。生物医学信号都是非平稳信号,Hilbert-Huang变换是一种新的处理非平稳信号的时频分析方法,通过对降噪后最大速度曲线进行Hilbert-Huang变换可以得到血流信号比较精确的时频分布情况,进而提取具有区分度的4个特征参数构建了特征向量。局域波近似熵法则分析了血流信号和其局域波分解后各分量的近似熵分布情况,并将原始信号和各分量的近似熵值作为特征向量。在疾病分类阶段,本文使用几种常用的模式分类算法利用前面两种特征提取办法在样本数据集上进行分类实验,在基于Hilbert-Huang变换的实验中,支持向量机可以比较有效地将健康人与疾病患者区分开,分类正确率已达到90%以上。在基于局域波近似熵的实验中,实验结果表明这种特征提取方法在疾病患者和健康人之间也有较好的区分度。最后本文分析了一种SVM和KNN相结合的分类器,并使用它作了不同疾病患者之间的分类实验。实验结果不仅验证了该分类器的分类结果要好于单纯的SVM的分类结果,而且还表明基于局域波近似熵的特征提取方法有效地把疾病自身的病理信息提取出来。
其他文献
科学计算可视化视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主要运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技术,将科学计算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及计算结果转换为图形及图像在屏幕上显示
在移动计算环境中,人们对移动应用的健壮性、实时性等要求逐渐提高,并且受到移动网络的上下带宽不一致、频繁断接性等特点的影响,以固定网络为基础的分布式技术已经无法达到
基于图像的路面病害自动识别和分类,一直是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领域内的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对高速公路路面的维修和养护,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本文基于江苏省自然基金项目:
目前安全协议的安全性仍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但是安全协议的安全性分析仅仅停留在对安全协议抽象分析和验证方面,很难应用于日常研究中,而且在安全协议的代码实现中难免会出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现代远程教学就是建立在其上的典型应用。流媒体课件系统
随着计算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等新科技的飞速发展,普适计算正在成为现实。普适计算强调把计算机嵌入到环境或日常工具中去,让计算机本身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让人们注意
随着P2P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它的分布式应用已渗透到很多领域。P2P的分布式应用需要P2P网络结构的支撑,因此P2P网络结构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已有的P2P网络结构主
传统Steiner树问题在VLSI设计、无线通讯网络设计和生命演化树重建等领域的新应用被逐渐发现和深入研究,但是这些应用通常需要对传统Steiner树问题作某些修改,因此研究Steine
图的等全着色是图的着色问题中的难题之一。对图的等全着色问题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在安排课表、频率分配等领域有很广泛的应用。图的彩虹支配问题是图的支配问
大规模的时间序列的数据挖掘问题在近些年的关注程度逐渐升高,其中高维时间序列的检索算法更是难点。由于数据维度的增多,大大增加了数据挖掘算法的复杂性,一些学者认为将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