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替传译是口译的一种类型。它要求口译员用清楚、自然的目的语,准确、完整地重新表达原语发言的全部信息内容。由于受高强度的脑力活动和会议现场压力等因素影响,在口译活动中产生信息缺失的情况就变得在所难免。尽管目前有很多口译信息缺失方面的研究,但大多数是针对同声传译,且语料采用英译中的形式居多。交替传译与同声传译有许多不同之处,因此对待信息缺失问题也有其独特的特点及处理方法,有必要在此方面继续进行探究。作者在吉尔的口译理解等式C=KL+EKL+A及精力分配模型的理论基础上进行分析,并通过研究回答了下列问题:一、交替传译中信息缺失的分类。二、应对交传中信息缺失现象的策略及方法。三、信息缺失产生的原因。该研究采用的语料为MTI交替传译课程中模拟会议的材料,作者对学生口译的内容进行转写,并找出转写中信息缺失部分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根据转写内容以及受试主体的反馈报告,作者根据信息缺失的类型的不同,将其分为信息在语言层面的遗漏,在语言层面之外的遗漏,词形错误,句法错误,词汇使用错误以及其他错误。根据统计数据及吉尔的理解等式和精力分配模型,作者认为造成信息缺失的主要原因有原语信息密度太大,注意力资源饱和,笔记技能不够,工作语言能力不足及及记忆能力不够。最后,作者提出了相应的信息缺失的应对策略,即减少每一精力的资源消耗量并优化注意力资源的分配。具体的策略包括提升语言、笔记和工作记忆能力并掌握对原语进行合理切分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