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实践创新”素养检核标准的构建研究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nickyhuang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9月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了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的素养,文化基础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自主发展表现为学会学习、健康生活;社会参与表现为责任担当、实践创新,以上六个素养具体又细化为18个基本要点。其中的实践创新素养的上位素养是社会参与,下位素养为问题解决、劳动意识、技术运用。但是,一线教师并不知道如何检测学生是否具有实践创新素养,也不知道从哪些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素养。“高中生实践创新素养检核标准的构建研究”为一线教师和教育管理者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供了标准依据和实践依据。本论文包括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对研究目的、研究意义进行阐述,明确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对实践创新素养的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和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第三部分是在查阅文献、研讨的基础上初步确定实践创新素养的构成指标;第四部分是通过问卷调查对实践创新素养的指标修改和完善,完成实践创新素养检核表。本文应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分析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及标准构建法。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已经确定的问题解决、劳动意识、技术应用作为实践创新素养的3个二级指标。通过对各个国家指标体系的比较分析,对在校研究生、高中一线教师、教育管理者进行访谈,将文献分析和访谈结果进行综合,分出三、四、五级指标,并对各级指标的合适度进行问卷调查,然后对合适度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分析,查阅相关文献进行指标修改。最终确定提出问题、问题决策、主动探究等12个三级指标,提出问题的知识、发现问题的能力、问题决策能力、主动意识等29个四级指标以及知识储备、知识提取、问题意识、活动积极性等69个五级指标,并对五级指标进行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的描述,通过spss17.0软件对检核标准的信效度进行分析,完成了实践创新素养检核标准的构建。
其他文献
由于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压力,大学生心理问题日趋严重,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本文从家庭、学校和自身三个方面列出了大学生心理问题干预机制。
2006年10月.在山东省召开的全省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电视会议上.张昭福副省长曾指出,各级部门必须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他要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服装行业在“互联网+”这个经营模式下不断壮大,社交网络的兴起为这个行业注入了活力。社交网络能够为服装品牌市场的定位提供更确切的数据,更有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和情感事件理论,通过79个领导和354个员工的配对调查数据,构建了团队绩效压力对工作退缩行为的跨层次影响模型,并运用HLM统计分析软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探究
近两年城市空气污染越发严重,尤其冬天雾霾天气对于人类的影响越发严重,工业污染、人口膨胀、汽车尾气等等各种压力,已使人类身心疲惫.迫切需要一个舒适的人居环境来调节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