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6月28日,《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正式出台。在该《意见》中,对中央苏区(赣南)的战略定位为: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基地与先进制造业基地,中国稀有金属产业基地、中国革命老区扶贫攻坚示范区,全国南方地域最为重要的生态屏障,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在过去的发展中,总体看来中央苏区(赣南)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然而中央苏区(赣南)存在的问题与矛盾亦日益凸显,在经济总量上占全国的比重仍然较小,与发达省份及地区依然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发展速度相对缓慢,收益方面也不尽人意。作为《意见》的主角——赣南,以前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即将因为政策的扶持而改变原来的发展相对缓慢、滞后的状态。本文首先对金融支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文献进行回顾与评述,其次为后文的实证分析做出理论基础,分析了金融支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其中,金融支持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在微观方面,金融体系主要有五大基本功能:风险管理功能、信息揭示功能、公司治理功能、动员储蓄功能以及便利交易功能,金融支持通过影响这五大功能的发挥,从而达到增加资本积累、提高资金效率与促进技术进步的目的,进而推动经济发展;在宏观方面,金融支持通过引导货币深化、改善融资格局、促进要素流动与促进资本形成,进而推动经济发展。在对金融支持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作用机理的理论分析基础之上,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从投入与产出效率这一角度实证分析中央苏区(赣南)的经济发展情况,同时以中央苏区(赣南)2001—2011年相关数据为基础,采用SPSS的主成分分析方法,评价中央苏区(赣南)金融支持水平及其变化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央苏区(赣南)所选样本县(市)面板数据,采用基于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以及因果分析检验方法,探寻中央苏区(赣南)金融支持与经济发展的内在依存关系与因果关系,通过构建金融支持和经济发展之间的计量模型,研究得出以下三点结论:第一,金融支持和经济发展效率的对数序列一阶差分值都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检验,因此,中央苏区(赣南)地区的金融支持和经济发展效率的对数序列都是一阶的单整序列;第二,中央苏区(赣南)地区金融支持和经济发展效率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第三,在短期中央苏区(赣南)存在从金融支持到经济发展效率的单向因果关系,而长期金融支持与经济发展效率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最后,根据赣南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金融支持的路径,主要从四个方面对中央苏区(赣南)地区的金融支持提出改革和发展建议:第一,实行倾斜的信贷政策;第二,实行差别的监管政策;第三,健全银行机构体系;第四,规范发展非正规金融企业。综上所述,金融支持与中央苏区(赣南)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机理,有很强的关联性。通过对中央苏区(赣南)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赣南地区的金融市场化程度低、金融深化缓慢等问题。因此,只有不断推进金融支持,推动金融市场化,才能形成赣南地区金融支持与中央苏区(赣南)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才能够为中央苏区(赣南)振兴提供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