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层建筑和地下工程的大量涌现,基坑工程越来越多,基坑工程的环境效应问题已成为岩土工程的热点问题之一.该文在总结基坑工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南京地区的地质情况,对基坑工程的环境效应问题以及基坑的土压力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主要内容如下:(1)研究了南京地区工程地质条件特点以及基坑工程的现状,分析了南京地区各种类型基坑的变形模式以及环境效应的特点,并提出处理环境效应的对策.(2)研究深基坑开挖引起周围地层位移场移动机理、影响因素和计算方法,建立基坑开挖的有限元模型,编制了分析基坑开挖位移场性状的二维有限元程序,土体可以采用线弹性本构模型和弹塑性的D-P本构模型,在土与结构接触面上采用Goodman单元,在开挖方式上模拟基坑的分步和分块开挖.利用编制的有限元程序分析基坑在分部开挖过程中周围环境位移场的变化情况和规律,讨论了基坑本身的几何与物理力学指标及开挖方式等因素对位移场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支撑刚度、围护结构的刚度、基坑的深度、基坑的宽度、下卧层土体的弹性模量等,优化基坑设计方案,提出有益的建议.(3)为了模拟基坑开挖过程的实际应力路径的情况,研究土体在竖向卸载状态下的强度变化规律的问题,进行卸载应力路径室内试验并与常规直剪试验结果作比较.利用直剪试验,在相同的固结压力下卸载,并在不同的卸载压力下剪切,结果是卸载状态下的τ-σ关系不再是线性关系.同时还对卸载后滞留不同时间进行了快剪试验,用来模拟基坑开挖后强度与暴露时间的关系,研究应力松弛对土体强度的影响.(4)对作用在基坑支护结构上的土压力的计算方法做一些探讨和改进,在考虑土与结构的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利用Sigmoid函数来描述作用于挡墙上土压力与墙体位移的相互关系,提出考虑位移效应的土压力计算公式,把该方法应用到改进的弹性地基梁法中,用来计算非极限状态下的土压力.(5)结合地铁南京站基坑支护工程现场监测工作,采用改进的考虑位移效应土压力的计算方法,对基坑支护结构进行了变形和土压力计算,并与实测数据进行比较.根据现场实测数据对周围环境问题作了评价与分析,优化支撑施工方案,实现信息化施工,总结出合理的施工方案并提出了保护周围建筑与地下管线的对策和方法,为城市的深基坑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