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同伴互评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xxssss1111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伴互评作为一种重要的评价手段和学习方式一直在基础教育阶段作文评价中占有重要地位。传统的教师单向评价的方式既让教师的评改工作变得冗杂低效,也不能满足学生对于精细修改作文以获得有效意见的需求。现已有大量研究表明网络同伴互评相对于以往的教师单向评价以及学生面对面口头评价具有较鲜明的优势,最典型的优势如:网络环境促使评价者可以随时评价作文,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网络环境下的匿名评价能将落地评价时的心理焦虑。而反观当前写作教学,存在着评改环节相对薄弱,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效果较低的问题。基于以上作文评改问题与网络环境优势,本研究以知识建构理论、合作学习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文献分析法、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选择七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关注学生的互评过程和教学过程,以优化作文教学、促进对互评作文的反馈更有效以便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为目的,通过三轮行动研究,笔者在不断总结、反思与改进的过程中,围绕促进作文的反馈更加有效这一问题,通过收集学生在平台留下的评价痕迹和作文成果,据此分析在研究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深度(互评内容的变化、学生作文水平的变化)、情感态度、学习行为、技能意识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网络同伴互评提高了初中生对于写作学习的兴趣和投入;(2)网络同伴互评促进作文反馈立体有效,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3)网络同伴互评深化了初中生协作学习的开展;(4)网络同伴互评有助于初中生深层学习的发生;(5)网络同伴互评充实和延伸了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同时,研究还总结了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应用网络同伴互评活动的适用内容以及具体操作中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为以后开展网络同伴互评活动提供了参考。并在论文的最后,反思了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为后续研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与前景展望。论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依照当前教育信息化背景、义务教育第四学段语文作文教学目标以及目前语文作文评改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研究问题,确定研究内容,选定研究方法,理清研究思路。第二部分,研究综述。本章将对“同伴互评”“网络同伴互评”进行概念界定,梳理分析国内外网络同伴互评研究现状、义务教育阶段网络同伴互评研究现状,并从中发现问题,厘清不足,找到适合本研究的理论支撑,为后续研究的设计和实施奠定基础。第三部分,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网络同伴互评活动设计。这部分将对语文写作教学进行现状分析、特点分析、课标分析;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心理发展作出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适用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网络同伴互评活动。第四部分,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网络同伴互评活动的实践应用。本章将针对网络同伴互评活动设计进行实践应用。通过行动研究进行三轮迭代,在实践中记录反思,不断优化网络同伴互评活动。并通过收集过程性数据,对学生互评内容进行编码分析,对学生作文各维度得分进行分析,同时通过问卷获知学生在网络同伴互评活动中的情感态度、学习行为、技能意识等方面的变化。第五部分,研究总结与展望。本部分主要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研究结论,同时明确研究创新点、整理研究反思与不足,并对后续研究提出研究展望。
其他文献
  文章对新中国检察机关民事检察权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分析了检察机关行使民事检察权的立法缺陷及工作探索,重点论述了对完善检察机关民事检察权的思考。
会议
文章从运用信息技术丰富初中物理课程资源,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资料;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运用信息技术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效果三
合作学习强调团体内合作,团体间竞争,竞争与合作相容性;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学习热情,进一步优化教学环境;在中学篮球模块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践表明:学生对篮球
文章从智慧学习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理念的创新、智慧学习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导入环节的创新、智慧学习环境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环节的创新、智慧学习环境下小学语文学习路径的
一、示范、模仿法——个人才艺让学生瞪大双眼学生都有“向师性”,正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正是这一点让我的语文阅读课增色不少。例如:讲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我问同学们“
大阪世锦赛硝烟刚刚散尽,从2007年9月在乌鲁木齐举行的全国田径冠军赛暨全国田径大奖赛总决赛上又传出好消息:福建姑娘谢荔梅在女子三级跳远比赛中以14.90米的一跳,将自己保
Alliance公司推出了7000系列的Zythane聚醚型热塑性聚氨酯(TPU)弹性体,用于各种挤出应用,如气动导管、电缆护套、技术型材、薄膜和板材。可提供硬度范围宽,从邵尔A硬度70度到邵尔D
目的观察氨溴索、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患者肺功能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40例CPB下行瓣膜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氨溴索组(A组)、乌司他丁组(U组)、联合组(AU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