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步入稳定发展阶段,并且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提速,作为经济发展基础的公共设施项目需求日益增加;公共设施项目是全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对于提高我国综合实力有重要意义,加大公共设施项目的投资与供给是提高经济增速,优化经济结构,保障经济复苏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依靠政府部门财政支出的传统模式愈发难以支持公共设施项目巨额的资金需求。PPP,即“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是政府部门与社会资本建立的一种基于公共设施项目建设需要的合作伙伴关系;这种创新模式能够缓解政府财政压力,并且拓宽社会资本的投资空间。特许权期划分了各利益相关方享有权利的长度,项目残值水平是特许权期终结后继续运营的基础,二者均是 PPP项目参与方关注的焦点。但是,较少有从项目残值的视角对PPP项目特许权期决策进行研究。 论文从残值角度对PPP项目特许权期进行深入研究。首先,根据PPP项目故障处理过程特点,应用排队论相关理论建立PPP项目故障处理模型,分析PPP项目故障出现率、平均维护投入与项目运营状态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政府部门与社会资本的角度对各自的期望平均维护投入进行分析、求解,由于双方对 PPP项目的平均维护投入的期望值不同,因此应用讨价还价模型对双方谈判过程进行模拟,得到双方协商一致的平均维护投入;其次,从净现值的角度,按照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对社会资本在 PPP项目特许权期内的维护投入分配策略进行研究,并对 PPP项目价值波动规律进行验证;然后,在价值波动规律的基础上,考虑有限维护投入的约束条件,对特许权期内各年的维护投入进行分配;最后,根据社会资本在 PPP项目特许权期内的维护投入分配方案,建立残值约束下的PPP项目特许权期决策模型,应用逆向归纳法求解,得到该博弈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论文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考虑信息不对称与项目残值的可接受区间等。 从残值视角对 PPP项目的特许权期进行研究,理论上可以补充和完善 PPP模式特许权期的决策理论与方法,实践上可以为政府与社会资本制定 PPP项目的特许权期提供新的思路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