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对我市HBsAg阳性母亲及其所生婴幼儿进行深入的流行病学调查,探索HBV母婴传播的现状和相关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HBV在母婴间传播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本研究病例为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随访的360例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孕妇(总分娩数3008例,其中HBsAg阳性母亲总共409例,随访阳性率13.60%)及其婴幼儿360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其中160例HBeAg(+)母亲根据孕晚期是否进行被动免疫注射HBIG分为注射HBIG组(40例)和未注射HBIG组(120例),孕晚期注射HBIG组中,分别于28、32、36周开始各肌肉注射一次200单位HBIG。为进一步分析被动免疫注射HBIG对新生儿HBV感染的影响,我们随机选取了2011年由于HBIG出现紧缺而未注射HBIG的孕妇30例,共分娩30例新生儿与2012年360例HBsAg阳性孕妇所产新生儿(全部12小时内注射HBIG)分为2011年随机抽取组和2012年组。HBsAg阳性孕妇于分娩前1~3天取静脉血检测乙肝标志物(HBVM)、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其分娩的婴幼儿出生7-12个月后随访检测HBsAg,采集母亲和婴幼儿外周血标本,分离血清后冻存备检。乙肝标志物(HBVM)采用ELISA法,HBV DNA采用荧光定量PCR法进行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采用IFCC速率法。【结果】(1)2012年我市孕妇HBV携带率及HBV母婴传播现状分析:2012年我院总分娩数3008例,其中HBsAg阳性母亲总共409例,阳性率13.60%;符合入选标准的360例HBsAg阳性母亲所生的360例婴幼儿中,经过6个月后随访有21例(5.83%)为HBsAg阳性(以下婴幼儿HBsAg测定均是出生7-12个月进行随访的结果)。(2)HBV母婴传播危险因素分析:1、母亲HBV DNA阳性母亲HBV DNA>106copies/ml组,婴幼儿HBsAg阳性率为26.67%(16/60)与母亲HBV DNA<103copies/ml组及103—106copies/ml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母亲HBeAg阳性母亲HBeAg阳性组婴幼儿HBsAg阳性率高于母亲HBeAg阴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3、母亲HBeAg阳性者孕晚期注射HBIG孕妇注射HBIG组,婴幼儿HBsAg阳性率和孕妇未注射HBIG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4、新生儿未注射HBIG新生儿未注射HBIG组,婴幼儿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新生儿注射HBIG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5、分娩方式剖宫产组,婴幼儿HBsAg阳性率和自然分娩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HBeAg阳性病例,剖宫产组婴幼儿HBsAg阳性率和自然分娩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6、喂养方式母乳喂养组婴幼儿HBsAg阳性率略低于人工喂养组,但二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X2=2.42,p>0.05),HBeAg阳性病例,母乳喂养组,婴幼儿HBsAg阳性率与人工喂养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HBV DNA>106copies/ml为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高危因素;(2)HBeAg阳性为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高危因素;(3)孕晚期注射HBIG无助于降低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4)喂养方式和分娩方式对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没有影响;(5)对HBV携带母亲所产新生儿进行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达到94%以上的保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