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服务与教学、科研并称高校的三大职能,得到了学术界和社会大众的普遍认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社会发展的不断推进,高校作为社会的“动力站”,为社会提供人力资源、智力资源以及技术支持,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社会服务作为高校彰显价值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我国高校还未得到足够重视,作用未得到应有发挥。因此,为建设高水平大学,探索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发展之路,尝试建立高校社会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推进社会服务职能发展,提高绩效管理水平,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趋势。本文以高校社会服务职能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文献调研法对国内外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发展以及高校绩效评价研究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找出现有文献研究存在的问题作为研究的重点。其次,系统地介绍了平衡计分卡相关(BSC)理论,综合运用平衡计分卡相关理论、逻辑模型、关键绩效指标(KPI)、统计分析等管理工具和方法,从高校绩效管理角度出发,结合平衡计分卡四维度模型,针对我国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现状,创造性地将BSC理论与高校社会服务职能有机结合,提出了以“使命为先”的社会服务平衡计分卡模型。基于非营利组织BSC框架进行KPI选择,归纳出合理有效的指标,以社会服务使命为最高目标,贯穿指标体系构建的整个环节,强调服务受众、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和财务维度的指标的平衡。最后通过对T校教职工和博、硕士研究生发放调查问卷进行实证研究,对指标体系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验证,筛选出重要指标,从而构建出基于BSC的高校社会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绘制出全新的高校社会服务平衡计分卡战略地图,为今后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实践中的应用提供战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