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文化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而作为支持文化发展不可或缺的城市空间类型之一——城市文化空间,也一直是学术研究的热点。然而,现有研究缺乏对城市文化空间具体的类型划分,以及从城市整体层面揭示其分布特征并探究其背后的驱动机制。实际上,城市文化空间的建设发展与传统文化保护、城市形态变化、产业结构调整、城市文化建设以及城市更新改造等一系列的问题休戚相关。因此,城市文化空间的研究对于我国日渐兴起的文化建设具有高度的借鉴意义。米兰是世界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加之时尚、设计等艺术文化产业在欧洲乃至世界具有巨大的影响力,研究其城市文化空间具有极大的意义。基于此,本文以米兰为研究对象,对其城市文化空间进行深入的解读。首先,本文对所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整理相关研究综述,形成论文研究的基本技术路线,运用史料及相关文献解读、实地调研等方法,对米兰自然地理形势、区位条件、历史沿革等进行简要的概述,在此基础上提取城市道路、城墙及城门、城市水系和城市文化空间四个方面的信息,从城市雏形期——初步定型期——格局奠定期——城市动荡期——稳步发展期——发展扩张期共六个城市发展阶段展开城市格局的梳理研究,厘清其各阶段特征,最终总结出米兰城市空间格局发展历程的三个特征及四个圈层结构。其次,通过研究米兰现有的两种城市文化空间划分方法,分析得出米兰现代城市文化空间类型划分的依据:纪念性、艺术性、生活性和生产性,针对其城市特点划分出精神纪念类、艺术文化类、日常生活类和教育生产类共四大类文化空间,并细分为15小类,对各类型的文化空间分别从一般概念、发展历史及代表性空间进行进一步的阐释,将各类型空间在米兰现状城市格局基础上的边界、位置、面积、数量等信息进行梳理总结,形成米兰现代城市文化空间的信息数据库。再次,分别利用定量分析法和GIS核密度估计法,从宏观——中观——微观的整体城市文化空间和4大类,15小类的城市文化空间分层次展开,对米兰现代城市文化空间各个类型的规模分布特征、核密度分布特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来判断其在城市层面分布的均衡性、可达性,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米兰现代城市文化空间在圈层结构下“强中心集聚、带状+点状扩散”的总体分布特征。最后,探究米兰城市文化空间建设背后的动力机制,主要包括历史空间的传承,老旧地区的更新,宗教因素的推动,时尚艺术的兴起和公众力量的参与五个方面,并参考得出中国城市文化空间建设要传承尊重历史文化空间,挖掘城区存量空间价值,以文化活动事件为触媒,增强公众力量的参与度和与日常生活的相互渗透。本文对于米兰城市文化空间类型划分、分布特征、动力机制等各方面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推动城市文化空间的相关学术研究,以期对中国的城市文化空间建设提供一定的启示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