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装配式铝合金内芯屈曲约束支撑性能研究

来源 :沈阳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mjacky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屈曲约束支撑的应用大大降低了地震对建筑物的损坏,可当前屈曲约束支撑仍存在着质量大、生产加工困难、难以重复利用等问题,目前屈曲约束支撑大多为钢内芯,本文利用铝合金质量轻、耐腐蚀性好等优点开发了一种新型装配式铝合金内芯屈曲约束支撑,并研究了其耗能抗震性能。本文介绍了该新型支撑的构造与特点及ABAQUS的简化建模过程,并通过ABAQUS对比分析了核心单元开孔、集中耗能因子(YLR)、宽厚比、螺栓间距、核心板与约束板间间隙对该新型支撑性能的影响。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当支撑核心单元开长条形孔时,支撑可以获得更好的受力性能及滞回耗能性能;核心单元横向开孔率不大于10%时,支撑有着较好的滞回耗能及受力性能;核心单元纵向开孔率在30%~55%之间时,支撑受力性能和滞回耗能性能较好;核心单元横向开双排孔时,耗能能力更强;核心单元纵向开孔数取5~9时,耗能能力更强;当集中耗能因子满足0.65≤YLR≤0.75时,支撑可以获得更好的耗能效果;当支撑核心板宽厚比取5~10时,支撑耗能效果最佳;当螺栓间距与核心板屈曲波长的比值(Lb/Lw)不大于1.5时,支撑各部件受力良好,承载力稳定,有利于支撑整体性能的发挥;当约束板与核心板间间隙取0.5mm~2mm时,支撑可以获得更好的承载性能及耗能性能。根据有限元模拟及相关规程,提出了新型装配式铝合金内芯屈曲约束支撑的基本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支撑各部件基本参数的确定及支撑整体及局部稳定性的验算,并结合此方法给出了一个设计算例,对该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通过MIDAS Gen模拟并对比新型支撑框架、普通支撑框架、纯框架在多遇及罕遇地震下的表现,得到在多遇地震下,该新型支撑功能与普通支撑类似,其可以给结构提供一定的抗侧刚度,有效降低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框架层间位移角;在罕遇地震下,该新型支撑功能要远好于普通支撑,其可以有效降低钢筋混凝土框架基底剪力、层间位移角、顶层加速度等,对于层间位移比较大的楼层,该新型支撑更能发挥其性能,即新型装配式铝合金内芯屈曲约束支撑能够很好地保证主体结构的安全。
其他文献
当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至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达到51.27%,预计到202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将达到60%左右。城镇化建设的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的热点。从各国城
汤姆森·海威和玛丽·克莱门茨是加拿大土著戏剧界两位杰出的代表人物。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海威首次将土著戏剧搬上舞台,挑战了英、法戏剧在加拿大戏剧中的主导地位,并以此赢
我国的燃料供应结构注定了火力发电是我国主要的能源供应途径,而电力系统具有即时性,发出来的电能无法储存只能马上使用,每年都因此而造成了巨大的污染和浪费,因此,人们对高性能储能设备的需求越来越高。超级电容器具有充电速率快,循环寿命长、维护成本低等优点,因此其被视为解决未来储能问题的新机遇。因此,基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石墨烯是一种只有单原子厚度的二维碳材料,其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
本文是一篇翻译报告,原文是《文学研究的记忆纲领》的第73页至96页,由阿斯特莉特·埃尔和安斯加尔·纽宁筛选编辑,于2005年出版发行。因篇幅限制,本人选取了理查德·汉弗莱的
水墨人物画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形成的绘画式样。主要通过写生创作的方式运用传统“笔墨”刻画表现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水墨人物画随时代而发展,是一个十分值得进一步研
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面临两大难题。现在的传统电力系统也逐渐的显示出它的弊端,即化石燃料资源逐渐枯竭、发电效率较低、排放污染气体、破坏生态环境等等。而以分
在共享经济的浪潮中,企业已经不再是价值的主导者,顾客参与产品的研发、生产制造等成为企业发挥竞争优势的重要支撑,在此背景下价值共创理论逐渐成为学术界和商界的研究热点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作为身处在中国社会阶层里承上启下位置的群体,中国大学生对马克
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维护以及管理等各环节间紧密关联。通过综合评价掌握继电保护装置各环节的具体情况,发现可能存在的隐患并及时做出应对,是提高继电保护装置性能的重要手段。此外,通过对继电保护装置预防性检修进行情况分析,实现继电保护装置预防性检修方案决策,降低不必要的检修损耗,对于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继电保护装置综合评价及预防性检修方案决策,主要工作如下:(1)基于评价指标重要性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汽车行业实现了蓬勃发展,其迅速发展与先进技术的引进和研发有关,而技术引进最直接的方式便是并购。随着全球第五次跨国并购浪潮的兴起,中国企业的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