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首发抑郁症、复发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对照研究,探讨其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脑电图改变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分析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年6-12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心理卫生科住院部的患者,均符合(ICD-10)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根据起病形式分为首发组和复发组,共入组65人,首发组36人,复发组29人,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症状严重程度,并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其认知功能;同时对其进行脑电图测定,观察脑电图波形、频率等,收集的数据用SPSS2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认知功能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首发抑郁症组在命名能力、注意力、语言能力、抽象思维4个因子以及MoCA总分均较复发抑郁症组得分高,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年龄与视空间及执行功能、注意力、延迟回忆、语言能力、命名能力、抽象思维等因子得分以及MoCA总分均呈显著的负相关(r=-0.510、-0.486、-0.643、-0.506、-0.596、-0.347、-0.613,P均<0.01)。受教育年限与视空间及执行功能、注意力、延迟回忆、语言能力、命名能力、抽象思维各因子得分及MoCA总分呈显著的正相关(r=0.757、0.782、0.784、0.820、0.814、0.589、0.838,P均<0.01)。发作次数与视空间及执行功能、命名能力、注意力、语言能力、抽象思维以及MoCA总分均成显著的负相关(r=-0.277、-0.286、-0.403、-0.472、-0.455、-0.312,P均<0.05)。(3)HAMD得分与命名能力呈负相关(r=-0.256,P<0.05)。总病程、发作次数和α波幅(uv)呈负相关(r=-0.398、-0.455,P<0.01)。儿童期虐待量表与HAMD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0.458,P<0.05)。(4)认知功能正常患者与认知功能损害患者在起病形式、生活环境、消极观念、自杀风险以及脑电图是否异常等方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5)分析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相关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模型纳入的自变量中,年龄、受教育年限、起病形式(首发或者复发)、生活环境(城市或者农村)、消极观念(有或者无)、脑电图(正常或者异常)等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每增加1岁,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风险增加1.177倍(OR=1.177,95%CI:1.052-1.317)。结论:(1)不管是首发抑郁症还是复发抑郁症患者,均存在认知功能的损害,首发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受损程度比复发抑郁症患者较轻,主要表现在视空间及执行功能、命名能力、注意力、语言能力、抽象思维等方面。(2)抑郁症患者的年龄、受教育水平、发作次数都与认知功能损害呈相关性,年龄越大,受教育水平越低,发作次数越多,认知功能损害越严重。(3)年龄、生活环境、有无消极观念是抑郁症认知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生活在农村相对于生活在城市、有消极观念相对于无消极观念的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风险增高。(4)抑郁症患者脑电异常主要表现为α波慢化,β波、θ波增多,出现复形δ波等。与认知功能正常患者相比,存在认知功能损害的患者脑电图异常率增高。反之,异常的脑电图可能提示了认知功能损害的风险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