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oSteel微观组织演变及强化行为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2006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各国为解决汽车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问题提出了汽车轻量化的设想。采用高强度钢替代传统低碳钢在车身中的应用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较为经济便捷地实现汽车轻量化要求,因此最近几十年高强度汽车用钢的研发工作在世界范围内大量展开,其中NanoSteel公司研发的同名合金材料纳米钢以新的合金设计思路“大量使用P区元素”和新的强化机制“静态纳米相细化机制、动态纳米相强化机制”引起了科研工作者们的注意,但受其商业专利的保护,这一材料的具体细节尚未披露,对这一材料进行探索研究,能为先进高强钢的研发提供一些新的参考和思路。本文以NanoSteel公司2012年授权专利中的典型纳米钢合金为范例,通过熔炼、热轧、热处理与拉伸性能测试等方式展开研究,目的在于揭示这一材料在热加工过程中的微观组织演变规律与强化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采用中频感应炉熔炼、常规模铸制备10kg大尺寸铸锭,与真空电磁搅拌电弧炉熔炼的100g纽扣锭进行对比,通过光学显微镜、电子扫描显微镜的铸态组织形貌观察,结合电子探针的成分分析和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的物相分析,研究了凝固速率对铸态组织结构的作用规律。(2)在Thermo-Calc计算的热力学平衡相图基础上,开展了实验合金的连续加热与连续冷却过程中的Dictra相变动力学模拟、相变仪实验与热轧实验验证。由于置换型合金元素在奥氏体向铁素体、铁素体向奥氏体相变中的扩散行为差异,导致铸态组织中铁素体在加热过程中转变为奥氏体,而高温奥氏体在连续冷却中稳定至室温。(3)开展了热处理过程微观组织演变的研究,尤其是热处理温度对微观相组成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是通过影响置换型合金元素的扩散速率、奥氏体向铁素体相变驱动力来间接影响热处理后的微观相组成。(4)对实验合金的拉伸力学性能进行了一系列测试,通过X射线衍射的物相鉴别与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精细组织观察分析了拉伸过程中的强化行为,重点研究了奥氏体向铁素体的动态转变行为(相变诱导塑性),但并未观察到NanoSteel授权专利中所述的属于#186、#190空间群的纳米动态析出物。(5)从降低合金成本的角度出发,设计了仍保有大量P区元素的减量化实验合金,利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以及电子探针手段分析了微观组织结构,发现硼化物与基体组织粗大,拉伸力学行为表现为脆性。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轨道交通的轮轨相互作用增强,导致其振动与噪声对轨道干线周围环境的负面影响更加剧烈。其中,轮轨系统噪声在轨道交通噪声中占主导地位,因此对其进行抑制及治理成为众多轨道交通振动噪声研究中最重要的课题。众多学者分别对钢轨、车轮的噪声进行了有效预测,对轮轨系统的噪声进行了数值仿真,并且针对预测所得噪声值进行抑制处理。为了研究车轮、钢轨的声辐射特性对轮轨耦合系统的影响,本文分
过渡金属催化构建含氮杂环化合物是目前的研究热点,虽然相关的研究报道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一些反应自身也存在相应的缺点(例如:催化剂用量多、毒性大、价格较高、需要不稳定且剧毒的有机膦作配体),这就要求我们研究探索一些绿色、高效的金属催化体系。基于以上问题,本论文研究主要集中在选择一些绿色、高效的过渡金属(铜、钯、钨)催化体系合成一系列含氮杂环化合物(四氢喹啉、喹喔啉、色烯喹啉类)。本论文共分为三个部
通过高压均质法制备八月瓜籽油纳米乳液,油相选择八月瓜籽油,乳化剂选择吐温-80,助乳化剂选择丙二醇,以乳液粒径、Zeta电位以及多分散指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I)为标准,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乳液配方与制备工艺,得出制备八月瓜籽油纳米乳液的最佳配方为:八月瓜籽油、吐温-80、丙二醇质量分数分别为10%、2.25%、0.75%;最佳制备工艺参数为:在100 MPa下均质5次。
中式烹饪的核心原理是过程传递-反应动力学-食品品质变化。烹饪过程传递中,风味物质传递到食品形成的传质成熟,以及锅具中铁元素溶出传递到食品,都是物质在体系中的传递及转移过程。目前,食品的传质成熟研究还是空白,而锅具补铁问题缺失关键研究环节。因此,有必要研究传质成熟和锅具中铁元素的传递规律。本文以典型传质菜肴酱卤猪肉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卤制过程中的品质动力学和传质动力学规律。进而,初步探索其传质成熟过
玉米酒也称包谷酒(corn wine)是一种贵州特色传统酒,以玉米为原料,采用传统酿酒工艺酿造而成的。玉米酒的发酵是开放环境下多菌种参与的传统发酵。研究玉米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与挥发性和非挥发性代谢物之间的潜在相关性,挖掘有助于风味物质形成相关的主要功能微生物,为玉米酒的生产和品质控制提供理论依据。目前,关于发酵食品中微生物与风味物质的相关性研究较多,但是在玉米酒当中的应用较少。本文以不同发酵阶段(
黔中多山城市在城市化背景下,城市扩展过程将大量自然山体镶嵌于建成区内,形成典型的“城在山间,山在城中”的城-山镶嵌体景观。然而城市扩展过程中山体与城市空间之间存在怎么样的关系,至今未见研究报道。为探讨多山城市自然山体和城市空间发展的交互作用规律,以典型山地城市贵阳市为研究对象,基于2008、2013、2018年3期遥感解译数据,运用Arc GIS空间分析技术、数理统计方法、景观格局指数、In VE
作为“后发”国家,我国在短短30年的时间内就完成了发达国家用百年实现的历史任务,城镇化建设高速发展,百年中的矛盾与问题在短时期集中爆发,使得当前的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以云南、贵州为代表的西南部地区,受制于地形和资源条件,布局分散,地区人口持续流出,很多村镇面临如何保留和发展的问题。坚持以人为本、提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搭建城镇生态网络、构建城镇绿地系统、优化城镇绿地建设是建设生态文明和
目前锌离子导电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olid polymer electrolytes,SPEs)普遍存在常温电导率低的缺点,限制了其在锌离子电池中的实际应用。因此,需要对组成锌离子导电SPEs的关键材料,包括导电盐和聚合物介质,进行进一步设计,以期有效提升其电导率。与传统的ZnCl2、Zn SO4和Zn(Cl O4)2等无机锌离子导电盐相比,含氟磺酰亚胺类锌盐由于其阴离子负电荷离域化程度高,配位能
现今道路交通、环境污染和能源问题是世界性的难题,而传统内燃机汽车在石油消耗和环境污染等方面凸显出的问题日益严重化,尤其在我国冬天的北方。电动汽车由于其能源利用多元化,效率高,环保及性能上具有独特优势等诸多特点而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传统的前轮转向汽车低速灵活性和高速稳定性方面比四轮转向汽车差,而传统四轮转向是在内燃机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整车重量大,成本高,各车轮转角及转速匹配是在机械条件下进行的,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