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神经网络的复杂工业过程混合智能建模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xww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保护的严格要求与市场经济的竞争加剧,迫使过程生产必须采用先进控制方法,以保证把具有显著不稳定性与非线性特性的过程系统操作在要求的水平上.基于模型的控制策略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模型预测控制(MPC)等在过程工程中的成功应用得益于高性能的过程模型.然而,随着过程生产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时变、非线性、不确定性、强耦合等特性更加显著,过程建模变得越来越困难.近年来,神经网络技术的进步,推动了非线性建模技术的发展.在过程工程领域,过程机理知识与智能建模技术的结合已经成为建模研究的焦点.该论文的选题以神经网络技术为主线,从理论、方法、应用三个层面探讨过程机理与智能建模技术的融合问题.论文首先回顾了过程控制的发展历史和过程建模的研究进展;然后列举了过程工程中常见的神经网络结构与算法,并对神经网络在过程控制、过程诊断及过程建模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接着,一方面总结了该研究小组在过程建模领域长期以来的积累,另一方面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关于过程混合建模的一些理论与应用研究成果,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论文的主要思想.论文的重点部分是混合智能模型的体系结构与建模策略.在给出以工况识别机构、简化机理模型机构、稳态模型校正机构与动态模型调整机构为主要框架的模型结构以后,基于过程机理知识与神经网络稳态和动态建模技术,依次研究了模型各组成机构的工作原理与实现技术,并提出了过程工况识别、机理混合建模与模型结构自动设计的思想以及具体的实现方法;其次,针对工况变化后混合智能模型的在线参数寻优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BFS算法与混沌优化算法的混合递推算法,并通过理论推导与仿真计算证明了该算法的全局收敛性,从而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混合智能建模策略.然后,详细介绍了在自主开发的通用过程建模与控制实验平台上,以重整装置预处理单元中的预分馏塔为实验对象进行的基于混合智能建模策略的完整实验过程,以充分的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这些思想与技术的可行性.最后,总结了论文的工作,并对将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论文以自动控制理论和机电传动控制理论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为基础,介绍了国内瓦楞纸板包装和纸板生产线的现况。通过对瓦楞纸板横切机控制系统的综述,联系系统实际的应用背景,提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长距离、大运量、多机驱动的皮带机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趋于大型化的带式输送机面临的主要难题有:可控软启动技术,多机功率平衡以及带式输送机故障诊断技术,解决好这三方面问题对于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控软启动技术和多机功率平衡问题的核心是驱动装置和控制策略的选择,所以文中首先经过对比分析采用了交流电机变频调速系统为驱动装置,驱动带式输送机运动。其次,由于软启动和功率平
长江流域两岸的滩地多属淤沙的分层结构,不耐冲刷,在一些水流顶冲、深泓逼岸的河段,崩岸险情常有发生,给江岸堤防工程、两岸工农业及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威胁。为了保护堤岸和
学位
背景知识对于知识发现过程有着重大的影响.该文主要着眼于一类特殊的背景知识:数据对象间的关联限制,研究了其在聚类分析中的应用.分析了现有基于数据对象间关联限制的聚类分
基于图像的三维重建技术仅仅利用图像信息,所以对设备的要求较低,数据量较小,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该文在三维重建、摄像机内参数标定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深
桥式起重机是港口、码头、货场等场所货物运输、吊装的主要设备。起重机的快速起吊、行走和货物准确定位直接影响生产的效率和安全,其中起重机的定位和防摆控制是研究的热点问题。据统计,传统的起重机在每次装卸货物时,平均有30%以上的时间浪费在固定落点上,严重影响了桥式起重机的生产效率,甚至造成安全隐患。因此对桥式起重机的准确定位和防摆控制问题的研究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桥式起重机定位与防摆控制问题的国内外研
声学高温测量技术通过测量声波信号在已知距离内的飞行时间为工业炉窑提供了一种十分有发展潜力的温度测量手段.该论文对声学法测温的原理进行了阐述,对声学高温计在国内外的
煤炭是我国的重要能源。由于受地质条件制约,其开采主要以井下为主。矿井多为数百米深,作业地点分散,工作环境恶劣,事故隐患较多。因此探寻一种适合井下无线通信的技术对改善
目前,计算机的应用己普及到人类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几乎各行各业的各种活动都可以利用计算机。计算机之所以能够发挥巨大作用,软件的作用必不可少。做为人类商品社会中的一种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