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构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kqdn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注理论体系建设,就是为学科发展服务。高等教育经济学作为教育经济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理论体系依然处于构建之中。对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现状进行审视与分析,找出目前理论体系中存在的不足,寻找构建科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方法,构建系统的、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对于高等教育经济学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首先对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的发展轨迹进行回顾,对32本较有影响的教育经济学和高等教育经济学著作的基本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出本学科理论体系的特点为:①以西方人力资本理论为理论基础,强调中国特色;②以问题研究为主,注重解决现实问题;③强调与社会的外部联系,突出社会服务功能;④学科指向明显,体现学科意识;⑤研究方法注重实证,兼用规范分析。并对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发展进行理性审视,摆脱现有理论体系的发展困境,即理论体系亟待逻辑化和系统化,研究视角企盼多样化,研究内容臻于丰富化。 构建科学理论体系需要科学的方法论,论文第二章的主要内容是寻找建构科学的理论体系应遵循的基本方法,即:以“逻辑与历史统一”为基本构建原则,遵循逻辑学的思维方式推导概念体系,再从系统科学的视角构建理论体系。 构建学科理论体系首先应当确定逻辑起点,借助逻辑推导,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构成严谨的逻辑系统。本文认为,高等教育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应该是“高等教育服务”,由此推导出“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关
其他文献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学技术,已越来越多的在教学中得到运用,并集中体现在以多媒体CAI技术进行辅助教学的倾向。多媒体
关于反思性教学的研究是近年来国内外教育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新的课程改革大力提倡语文反思性教学,它对于中学语文学科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第一章,笔者先对传统
学校管理是一个需要伦理精神的特殊职业领域。在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期间利益分配格局调整的复杂背景之下,校长成为学校组织与众多个体和机构产生伦理关系的纽结点,处于复杂伦理关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为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的最优化。许多体育专业教师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引进国内外的先进教学思想和理念,开始对游
城市社区建设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和具体实现途径,进一步搞好社区建设,对贯彻落实十六大题图的全面建设我国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社区建设是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