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肠杆菌科细菌(Enterobactericeae)是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主要成员。抗生素滥用导致的耐药菌株出现,以及抗生素在食品工业上应用的限制,使得人们对肠杆菌导致的食源性细菌疾病的控制更加困难。作为传统抗菌剂的天然替代品,噬菌体在食品工业中控制细菌病原体方面已被证明是有效的。使用特定的噬菌体对食品进行处理可以防止其腐败和细菌疾病的传播,并可以保证食品加工和处理环境的安全。本研究对呼和浩特市农贸市场冷却羊肉中的肠杆菌进行分离,采用平板划线法纯化,并结合生理生化反应、16SRNA试验,共获得36株肠杆菌。以沙门氏菌标准菌株(CMCC50115)及冷却羊肉分离的肠杆菌为宿主菌,采用双层平板法从呼和浩特市下水道污水分离出9株裂解性噬菌体,分别命名为ΦSHDA-1、PSDA-2、KL-3、DC-4、KL-5、DC-6、HFN-7、HFN-8、HSNM-9,9株噬菌体噬菌斑均透亮清晰。其中ΦSHDA-1、PSDA-2、KL-3、DC-4效价最高且噬菌斑最大,对其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ΦSHDA-1、PSDA-2、KL-3、DC-4为有尾噬菌体目(Caudovirales Crder)、长尾噬菌体科(Siphoviridae family)。噬菌体ΦSHDA-1、PSDA-2、KL-3、DC-4 的最佳感染复数分别为0.00001、0.001、0.001、0.01;具有较强的温度及酸碱耐受性,在30-60℃、pH值为3-10的范围内均能保持较高活性;一步生长曲线显示ΦSHDA-1潜伏期为25 min,爆发期为30 min,平均裂解量为36PFU/cel1。PSDA-2潜伏期为10 min,爆发期为50 min,平均裂解量为120PFU/cell。KL-3潜伏期为20 min,爆发期为40 min,平均裂解量为46PFU/cell。DC-4潜伏期为30min,爆发期为30 min,平均裂解量为40 PFU/cell。对噬菌体ΦSHDA-1、PSDA-2、KL-3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噬菌体ΦSHDA-1只得到了框架图,而噬菌体PSDA-2、KL-3组装结果为完整的基因组。ΦSHDA-1基因组测序共得到6个重叠群,总长度为40523bp,GC含量为51%。共得到59个推定的编码区(coding sequences,CDS);PSDA-2的基因组长度为40062bp,GC含量为50.21%,噬菌体的基因组分析显示有63个CDS。其中17个CDS位于正链上,46个CDS位于负链上,有24个CDS具有推定的功能,其余基因被标注为假定蛋白;KL-3的基因组长度为52742bp,GC含量为54.28%,有63个CDS。其中60个CDS位于正链上,21个CDS位于负链上,有21个具有推定的功能,其余基因被标注为假定蛋白。三株噬菌体均不含tRNA及rRNA,未发现携带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对噬菌体PSDA-2、KL-3在人工污染的冷却羊肉上抑菌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模拟冷却羊肉储存温度(4℃)条件下,使用噬菌体PSDA-2、KL-3都能有效的降低宿主菌数量。且在较高的感染复数条件下噬菌体的抑菌效果更明显,4℃培养144h,感染复数为10000时,与对照相比,噬菌体PSDA-2使沙门氏菌(CMCC50115)数量减少约2.11og,噬菌体KL-3使克雷伯氏菌LQYR2-25数量减少约3.01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