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语料库的语言对比研究和语言本体研究发展迅速,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就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认可了。相比之下,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却差强人意。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国联系的加强,翻译工作大幅度增多,而在进行正式的翻译之前往往还需要进行大量的信息处理工作、通透理解翻译材料、掌握相关专业背景……这就使得翻译工作呈现出数量大、时间紧的特征,要求译员必须借助翻译辅助工具,提高翻译效率以及翻译质量。本文所节选的《中世纪世界史》是诺顿历史系列丛书中的一册,以故事为引导讲述了各个历史阶段中典型的历史事件。在对这类历史文本进行翻译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这类文本因其广泛的时间跨度,所以翻译量一般都很大,并且由于文本内容所处的特定的历史时期及其具体的历史背景,使得翻译中存在很多困难。译者在正式翻译之前往往需要了解大量的相关历史知识与背景,才能更好地了解人物关系,把握历史事件,准确翻译用词,从而能够更加完整清晰的翻译好相关历史作品。但考虑到如此庞大的工作总量,这无疑是很艰巨的任务。因此,我们应该借助语料库的帮助,更加准确高效地完成翻译工作。关于语料库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结合文本的层面上,本文结合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将实际的操作过程加入其中,详细介绍了语料库的建立过程及使用方法,具有更强的实践意义。从效率和质量等方面研究语料库对历史类文本翻译所起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