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地震失稳概率分析及估算方法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_da_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边坡在潜在地震作用下是否会发生破坏,会发生什么样的破坏,发生这种破坏的可能性有多大,这些问题对于地震地质灾害的评估和防治都非常重要。然而,由于地震发生的不确定性和边坡地震破坏的复杂性,迄今为止,这些问题都没有的到很好地解决。针对边坡地震问题的现状,本文探讨边坡破坏失稳危险的概率估算方法。未来边坡地震破坏的不确定性主要来自于潜在地震作用的不确定性和边坡性状的不确定性。在分析不同潜在地震作用和边坡性状变化对边坡地震响应和破坏影响的基础上,本文按照概率论和不确定度分析的相关理论考虑潜在地震作用和边坡性状两方面不确定性的影响,构建了边坡地震失稳危险性的概率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宝鸡蟠龙塬黄土边坡的地震破坏失稳危险性进行了具体分析。本文所构建的边坡地震失稳概率模型中,对潜在地震作用的不确定性分析除了以往所考虑的地震动强度(峰值地震加速度)之外,还进一步考虑了潜在震源方位和地震波入射角的不确定性;对边坡性状的不确定性分析则主要考虑了边坡介质的密度、杨氏模量、泊松比、临界阻尼比、内摩擦角和内聚力等因素。首先分析每个单一因素在其合理变化范围内变化时对边坡地震失稳影响的相对大小,确定每个单一因素对边坡地震失稳概率贡献的权重,进而合成潜在地震作用和边坡性状这两个方面对边坡地震失稳的贡献概率。进一步考虑潜在地震作用和边坡性状对边坡地震破坏失稳贡献的相对大小,确定这两大因素对边坡地震破坏失稳概率贡献的权重,最后根据两方的权重加权合成得出边坡地震失稳概率。本文以宝鸡蟠龙塬黄土边坡为分析实例,在宝鸡市区域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所构建的边坡地震失稳概率模型,估算得出蟠龙塬黄土边坡地震破坏失稳概率为0.672。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明确了地震作用、边坡性状各个因素对边坡发生给定破坏方式破坏的危险性的贡献程度;(2)建立了边坡地震失稳概率评价模型;(3)分析了宝鸡蟠龙塬黄土边坡地震失稳概率。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地震频发,严重地威胁到了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而震后及时检测结构的损伤并评估其潜在的倒塌风险,可以有效降低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当然,及时评估结构的安
伴随着机械加工设备更新和人们对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机械加工过程中的绿色加工工艺逐渐成为机械领域的一种发展方向。传统的孔加工方法一般为去除孔部分的板料,得到的
额蟋属Itara隶属于直翅目Orthoptera蟋蟀科Gryllidea,由Francis Walker于1869年以Itara serica Walker,1869为模式种建立。该属目前共记载1 0亚属57种,大部分种类分布于亚洲
Red/ET重组工程已成为分子生物学中常用的技术和研究大肠杆菌基因组常用的手段。它由于有着重组效率高、同源序列短、操作过程简便的同时不会引入其他碱基的优点而得到广泛应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活动的需要,人们对大跨度网壳结构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由于该结构主要采用轻质高强的建筑材料,使得结构刚度减小,对风荷载比较敏感,在风荷载的作用下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螺旋结构由于其作为生命基本要素的特征以及在先进材料,特别是在光学器件以及不对称催化方面的重要作用而引起了广泛关注。因此,对于新型螺旋构架的研究,是
环境异质性的时空变化,是资源时空变化的综合反映,它关系到植物的生长发育、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动物保护等。该研究以巩义市为研究地段,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衡量环境异质性
下击暴流属局部强对流天气现象,风场中的极值风速对近地面建筑结构危害很大。国内对下击暴流集中于风场及风荷载相关研究,侧重考虑地形因素影响以及风场对各类建筑的影响,但
与传统的薄膜制备工艺相比,原子层沉积(ALD)是以单原子膜形式逐层生长,可在较低的沉积温度下实现薄膜的高度均匀,且厚度精确可控的高级薄膜制备技术。二氧化钛(TiO2)作为一种半导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日益严峻的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使得热电材料成为材料领域的新方向。具有纳米尺寸的有序多孔硅不仅具有纳米硅材料的优良特性还可以实现热声子的有效散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