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地域广阔,历史悠久,各种自然资源、人文景观丰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景区行业初具规模,发展潜力巨大,大众化和市场化成为了景区发展的新方向,景区行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多;然而,景区的进一步发展也面临着严重的金融压抑,融资问题成为了我国景区行业的一个重要难题;同时,我国旅游景区整体发展不均衡,其分布呈现出两端稠密、中间稀疏的形态;受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我国景区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有所下降。因此,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为金融机构和景区市场化开发构建出合适的评价体系就具有特别的意义。景区开发对资金的需求具有额度大、回转周期长、风险大等特点。其融资问题主要出现在金融体系提供的各种融资渠道、金融工具以及同时所产生的融资成本、资金的可得性、金额的数量、制度门槛、契约条件、政策措施上。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在融资过程中要完善自我开发程序和管理机制,最大效度与金融业的投资要求相匹配,从而降低融资成本,获得融资资本。 本文针对景区开发对金融资金的日益增长的需求,构建了金融支持的评价体系,借鉴了风险投资项目的融资经验,依据其科学的评估理论和评估方法,充分考虑金融支持机制的影响因素,从金融机构对项目筛选的评估流程和景区项目的评估指标构建入手,从风险和效益两个方面构建了景区开发的评估模型。风险评估基于环境、金融、市场、管理和技术五个方面进行评价;效益方面,从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进行评价;综合考虑风险因素和收益因素,最终构成了评估景区开发项目的金融支持体系。同时,将现有市场类景区分为国有混合制景区、上市景区和民营景区三类,并分析了不同类型景区的资金来源和管理模式,为项目争取金融支持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了保证景区开发金融支持系统的有效运行,本文从政策、市场和景区自身三个方面提出了指导措施和建议,以求完善多层次的景区开发项目金融支持的评估体系,加强金融业对于景区开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