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加速转型期,如何处理好新增的社会事务,更好维护群众基本权益已成为政府和群众共同关心的问题。社会公众对于公共服务需求的数量越来越多,种类越来越丰富,政府的政策制定和执行已越来越难满足这些日益扩大和复杂多变的需求。社会志愿服务组织通过开展各式各样的公益活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政府在这一方面的不足,得到了社会公众广泛认可。但是,我国的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发育较晚,在发展过程又面临组织规模偏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加速转型期,如何处理好新增的社会事务,更好维护群众基本权益已成为政府和群众共同关心的问题。社会公众对于公共服务需求的数量越来越多,种类越来越丰富,政府的政策制定和执行已越来越难满足这些日益扩大和复杂多变的需求。社会志愿服务组织通过开展各式各样的公益活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政府在这一方面的不足,得到了社会公众广泛认可。但是,我国的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发育较晚,在发展过程又面临组织规模偏小、服务项目雷同、服务对象单一、内部管理混乱等问题,造成志愿服务组织的发展停滞不前、后继乏力,在社会治理中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T市A志愿者协会是一个正在成长的青年志愿服务组织,正存在上述问题。本文以这一协会为例,通过文献梳理、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以社会治理理论为理论视角,从国家、社会、青年志愿服务组织三元主体出发,归纳总结出造成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发展乏力的种种深层次原因,即国家层面存在动员能力不强、志愿服务氛围不够浓厚、政府职能定位不准、职责边界模糊、法治建设不健全、志愿服务保障不到位等问题;社会层面存在公众参与热情不高、社会承接能力薄弱、民主协商渠道闭塞等问题;青年志愿服务组织自身存在资金短缺严重、组织架构粗糙、重要机制缺失等问题。社会治理理论告诉我们,需要多主体参与、多方面协商,激发各方力量和活力,才能实现社会善治。针对相关原因,在社会治理理论关照下,本文发现需要实现国家、社会、青年志愿服务组织三方面的治理综合和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激发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发展活力的可行路径。具体说来,对于政府来说,要要用好各类载体、强化宣传能力,加快政社分开、促进职能转变,积极孵化培育、壮大社会组织,完善立法工作,发挥法治保障;对于社会来说,要提高公众参与度、提高组织承接能力、加强民主协商;对于青年志愿服务组织来说,要搭建党(团)领导的组织架构、建立健全组织内部各项机制、强化青年志愿服务队伍建设、拓展青年志愿服务组织服务项目。
其他文献
交替传译作为口译的模式之一,涉及双语转换的过程,而源语和目的语间的句法差异必将会对这一转换过程构成挑战,继而影响口译员的表现。充分了解两种语言的句法差异能够帮助译员提高译语产出质量。本文以“新冠疫情下的难民”模拟会议为研究案例。本文首先对中英句法差异及翻译中受母语和外语限制的现象进行了概述,指出翻译过程中受母语和外语的影响是一种普遍现象。之后结合模拟会议中的具体案例,对模拟会议中的句法差异处理不当
本文以模因论为指导,采用文献法、归纳法、文本分析的方法,以小说《围城》及其维译本作为语料来源,收集小说《围城》中的成语以及维译本中相对应的译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借鉴模因论在英汉、汉俄成语翻译方面的研究,确定模因论对汉语成语的维译研究有一定指导作用,在此基础上探究译者处理汉语成语的方法。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包括本文的选题依据、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相关概念界定,并对模因论和
吉根乡属于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位处中国的最西端,是典型的边境牧区。1949年后,尤其改革开放后我国对新疆实施了众多优惠政策,大力促进了新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吉根乡虽处中国最西部,但国家对该地投入了众多资金和政策方面的支持,边境地区社会和谐稳定,牧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边境地区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文章的前言部分介绍了选题缘由、研究对象及内容、研究意义、相关研究文献回顾等。第一章介绍
城镇化建设是我国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推进城镇化建设是“十二五”的主要内容和任务,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举措。小城镇建设作为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国应该充分发挥小城镇在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小城镇大战略真正落到实处,推进我国城镇化在“十二五”期间健康有序发展,迫切需要关注现阶段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大力发展小城镇对闽侯县在海峡西岸经
为了寻求高职院校的长足发展,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关键环节。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表明,我国正由高等教育大众化向普及化阶段迈进,将会催生一批高职院校,江苏作为全国首屈一指的高等教育大省,招生总人数相比之前也应有所增加。高职院校要大规模扩招生源,打造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特色高水平院校。社会的需求、政策的推动、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等都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提出了全新的需求。然而,经济发达地区每年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全面展开,德育问题愈来愈受到重视,而新时代成长起来的高中生,他们有更多自己的思想和独立的价值理念,对于新生事物更加敏感,追求与众不同的个性风格。在此背景下,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新情况、新挑战,传统的“以规章制度为中心”的僵化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采取与以往不同的柔性管理模式,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中德育工作已是势在必行。笔者对永安市四所高中校德育工作情况展开
农田面源污染是我国当下的污染治理重点,也是全球都正在关注的问题。解决农田面源污染问题迫在眉睫,而当下从源头防控面源污染是其关键。施肥用量不恰当和方法不规范是导致农田面源污染的重要因素,而仅仅为农户提供施肥建议不能完全改变农户的施肥管理方式,难以达到污染防控目的。本研究将结合施肥管理调查与土壤属性调查,构建农田面源污染源头防控技术推广策略,旨在对丘陵区农田面源污染源头防控提供依据。本文首先采用实地调
民办学校作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民办学校在办学目的上带有一定的盈利性质,为达到这一目的,民办学校重视智育,忽视德育,使得德育教育的滞后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相脱离。因此,把德育生活化作为德育工作的核心融入思想品德课程教育很有必要,如何把思想品德教育与学生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对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具有极其重要作用。本文从选题背景和意义,国内外
神话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原始理解,它体现了远古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和征服欲望,表现了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对人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神话具有丰富幻想的浪漫主义色彩,它塑造的人物形象极具高尚道德情操,故事积极地传递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对语文教学而言,阅读神话对学生健全人格的构建,想象力的激发、创造力以及哲学思辨力的塑造,甚至审美能力和认可本民族文化都会产生积极影响。目前的初中语文教材中,神话类文本所占比例并不大
翻译话语是国际学术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中国的翻译话语在以西方为中心的国际翻译学界中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如何推动中国翻译话语走向世界为国际学界所接受成为我国翻译学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以张佩瑶试图构建的翻译话语为例,剖析能够促进东西方翻译话语交流的话语叙述方式,有针对性地对现有的翻译话语体系不足之处提供建议。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主要搜集两类文献:一是该学者生前公开发表的所有论文、译作、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