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价同步性作为衡量资本市场成熟度的标准之一,在更成熟的资本市场中股票价格能更好地反映公司层面特质信息,其股价同步性也更低。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的股价同步性在全球范围内都处于较高水平,公司特有信息无法很好的融入到股票价格中,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在所有影响资源配置效率的因素中,信息是首要影响因素,会计信息是公司所有公开信息中最有价值的信息。在2006年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中对会计信息可比性提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并把会计信息可比性列为高质量信息特征的四个最主要特征之一。会计信息可比性为股东、债权人和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比较各个公司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等提供了重要参考,已有文献表明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够降低上市公司的股价同步性。国内外学者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一系列探究,也从会计信息可比性角度研究了对上市公司股价信息含量的影响,但是并没有深入探讨会计信息可比性影响股价同步性的作用机制。本文在探讨会计信息可比性对股价同步性产生直接影响的基础之上,深入探讨了会计信息可比性对股价同步性的作用机理,还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对基于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度和盈余预测分歧度对股价同步性产生的间接影响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以期寻找缓解我国股价同步性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提高我国资本市场的资本配置效率。本文在我国股价同步性水平较高和新会计准则实施的背景下,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归纳总结,应用有效市场假说、信息不对称理论、信号传递理论和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经典理论对会计信息可比性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基于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度和盈余预测分歧度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进行理论分析。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构建实证研究模型对我国沪深A股非金融业上市公司2010-2018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对会计信息可比性与股价同步性之间的关系、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度和分析师盈余预测分歧度对会计信息可比性与股价同步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研究结论进行了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保证了本文结论的可靠性。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1)更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可比性能对股价同步性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决策有用性效应和信息激励效应使得更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可比性不仅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数量、更高质量的与投资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还降低了投资者搜集公司层面信息的成本,促进投资者根据更多公司层面信息进行交易,进而降低上市公司的股价同步性。(2)基于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度和分析师盈余预测分歧度对股价同步性产生了中介效应。更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可比性提高了不同公司之间的比较基准、降低了证券分析师搜集公司层面信息的成本,分析师根据更多数量、更高质量的公司信息出具的盈余预测报告的准确度更高、分歧度更低,为市场中的投资者提供了更准确的价格信息,有助于投资者根据更多公司层面信息进行投资决策,从而降低公司股价随市场平均股价波动的同步性。(3)本文的研究结论在通过内生性检验、加入公司固定效应、更换解释变量会计信息可比性衡量方法和外生冲击检验排除了内生性问题、遗漏变量和新准则实施的影响以及会计信息可比性指标衡量方式的差异问题之后依然成立,说明本文的研究结论是可靠的。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得出的研究结论,本文从公司层面、证券分析师以及市场监管者三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1)公司管理层应当重视并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保证公司信息的披露,促进公司更多数量、更高质量的信息对外披露。(2)证券分析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更好的发挥作为资本市场信息传递者的作用。(3)证监会等市场监管机构应当重视会计信息和证券分析师在改善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制定相关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相关信息披露的要求和保障证券分析师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