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动脉粥样硬化是血管壁的轻度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越来越高,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我们最近的研究表明,骨髓细胞(BMCs)分泌的骨髓源性生长因子(MYDGF)可改善胰岛素抵抗(IR)和葡萄糖/脂质代谢。然而,MYDGF对血管病理生理是否有保护作用还不清楚。为此,在本研究中我们探讨MYDGF对血管内皮功能及动脉粥样硬化是否有保护作用。研究目的探讨髓源性生长因子(MYDGF)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我们采用骨髓细胞特异性MYDGF+/-小鼠和MYDGF-/-小鼠分别与ApoE-/-小鼠杂交繁殖而获得MYDGF+/+ApoE-/-小鼠(AKO)以及MYDGF-/-ApoE-/-小鼠(DKO)。自小鼠6-8周龄开始喂食西方饮食饲料,成功建立了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本研究首先探讨了在ApoE基因敲除的基础上,骨髓细胞特异性MYDGF基因缺乏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其次,通过小鼠的骨髓过表达MYDGF,探讨补充MYDGF对AKO和DKO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此外,在体外实验中,在棕榈酸(PA)刺激的条件下,采用重组MYDGF(rMYDGF)进行干预,观察对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炎症和通透性的影响。此外,从体内体外两个方面探索与MYDGF相关的信号通路。结果干预12周后,与AKO组相比,DKO组小鼠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下降了 61%(P<0.05);斑块的表面积增加了 3.1倍(P<0.05);斑块的横截面积增加了 2.9倍(P<0.05);小鼠主动脉炎性浸润[巨噬细胞(CD68)、T淋巴细胞(CD3)]面积、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β和白介素-6)、体重、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游离脂肪酸(FFA)水平增加(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降低(P<0.05)。相反,补充MYDGF后,与AKO-GFP组和DKO-GPF组小鼠相比,AKO-MYDGF组和DKO-MYDGF组小鼠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明显改善(P<0.05);斑块面积明显减少(P<0.05);炎性浸润及炎症因子水平显著降低(P<0.05),代谢紊乱得到改善(P<0.05)。rMYDGF促进了主动脉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P<0.05)。MYDGF能拮抗PA诱导的下小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凋亡及炎症反应。MAP4K4/NF-κB信号参与了 MYDGF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作用(P<0.05)。结论综上所诉,MYDGF可改善AopE-/-小鼠血管内皮功能,减少斑块面积,降低炎性浸润及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机体代谢;MYDGF能拮抗PA诱导的下小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凋亡及炎症反应,提示MYDGF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MAP4K4/NF-κB信号参与了 MYDGF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