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制造已经成为了制造业发展的必经之路,这是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方向,同时也是我国钢铁行业提升竞争力的核心内容。对此,本课题针对国内某钢铁企业宽厚板生产线中剪切线划分不准确的问题,以提升宽厚板成材率为目的,开发设计出一套基于机器视觉的宽厚板轮廓识别与智能剪切系统,快速准确地识别宽厚板头尾部及侧弯部分特征,并结合智能算法,对剪切线的划分进行优化计算,以减少宽厚板剪切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制造已经成为了制造业发展的必经之路,这是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方向,同时也是我国钢铁行业提升竞争力的核心内容。对此,本课题针对国内某钢铁企业宽厚板生产线中剪切线划分不准确的问题,以提升宽厚板成材率为目的,开发设计出一套基于机器视觉的宽厚板轮廓识别与智能剪切系统,快速准确地识别宽厚板头尾部及侧弯部分特征,并结合智能算法,对剪切线的划分进行优化计算,以减少宽厚板剪切过程的损耗。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依据宽厚板剪切生产线的工艺特点,完成了宽厚板轮廓检测系统的架构设计。确定轮廓检测系统的硬件设备选型,完成模拟实验台的搭建;将畸变模型引入到摄像机成像模型,完成了相机的标定及图像的畸变矫正。(2)设计了一套基于图像灰度拉伸、图像中值滤波、大津法阈值分割以及广义图像形态学运算的预处理流程;对比了相关图像轮廓提取算法,并以预处理图像为基础,将Canny算子与基于灰度梯度的插值亚像素边缘轮廓提取算法结合。测试结果表明:在CPU为i5,主频为2.30GHz,内存为8GB,成像图像分辨率为2056×2464环境下,整套图像处理算法运行时间不超过1s,其检测精度可达到0.2个像素。(3)建立了宽厚板剪切线划分模型。利用图像轮廓数据进行倾斜补正,提高测量的准确性;提出了基于扫描线的策略对钢板轮廓图像进行特征辨识,并根据不同的辨识结果设置了不同的剪切策略;针对宽厚板剪切工艺的限制提出了一种混合遗传排样算法,利用现场数据进行测试并与原始剪切方式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采用优化排样策略的钢板利用率比原始切割方式提高10%。(4)完成了宽厚板轮廓辨识与剪切系统软件的设计,并对所用试样利用系统软件进行了测试。实验测试结果显示,对宽厚板试样头尾不规则区域以及侧弯量的测量误差均不超过0.5mm。
其他文献
脱磷是炼钢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达到更好的脱磷效果和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论文以唐山国丰钢铁公司120t转炉为对象,全面研究了单渣法与单渣留渣法对转炉脱磷效果及冶炼过程的影响,同时,针对单渣留渣法易产生的喷溅事故,重点分析了喷溅事故的形成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在本文试验条件下,得到如下重要结论:(1)单渣留渣法的平均脱磷效率比单渣法高2.44%,一次拉碳成功率比单渣法高6.7%。(2)
纳米VO2具有优异的热致变色性能,相变前后还伴随着光学、磁学和电学等其他性能的突变,使其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其相变温度为68℃,通过W掺杂方法可以使相变温度降低38℃~50℃,接近室温,因此纳米VO2在相变换热涂料领域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但VO2是纳米颗粒,容易在涂料中发生团聚,本文分别用有机接枝、无机包覆对其进行改性,提高在涂料中的分散稳定性。本文首先对原材料VO2和W-VO2进行表征,分析
经过数十亿年的进化,天然生物材料能够利用极其简单的组分,通过自组装的方式将强度极低的生物聚合物与韧性极差的矿物质,组合出综合性能优异的结构。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软体动物贝壳中的珍珠质。尽管珍珠质由~95 wt.%的碳酸钙组成,其跨越不同空间尺度的层级结构及各种韧化机制,使珍珠质能够同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好的韧性,这些均是人造材料无法比拟的。因此,对珍珠质的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进行研究,能够为合成高性能
钛合金是一种具有许多优点的合金,与钢材相比,密度低且强度高、工艺特性良好,因此自钛合金应用以来就成为了较为理想的航天航空领域和石油化学工业等高科技工业领域结构材料,是制造运载火箭、飞机和发动机中构件的主要材料。但航空航天领域用钛合金在铣削加工过程中金属去除量大、刚度相对低、加工工艺性差,在加工性上存在不足,特别是薄壁型钛合金在铣削加工时在切削力、切削热、切削振动等因素影响下,导致钛合金在铣削加工过
连铸过程中,结晶器内钢液流动行为直接影响结晶器内的保护渣熔化、液面波动、夹杂物上浮等过程,结晶器内不合理的钢液流场分布易诱发连铸坯表面裂纹及皮下气泡等表面质量缺陷,并影响最终轧材质量。本文以唐山国丰钢铁有限公司300 mm×150 mm矩形坯连铸过程为研究对象,为有效解决该矩形坯表面常发纵裂纹及气泡等质量缺陷,基于商用有限元软件FLUENT开发了矩形坯结晶器内钢液流动过程数学模型,系统研究并揭示了
宽厚板广泛应用于重型机械、大口径输送管线、大型造船业、桥梁、压力容器、海洋工程、建筑、模具等领域,要求其具有良好的表面质量。由于实际宽厚板生产过程中多添加微合金元素,宽厚板坯极易产生表面裂纹等质量缺陷,已成为高品质宽厚板生产的共性技术难题。宽厚板坯表面由氧化铁皮或保护渣覆盖,表面横裂、角裂、星裂、网状裂纹、边部微纵裂等缺陷在板坯检查时较难发现,但对轧后质量影响较大。本文结合某钢厂宽厚板坯表面质量攻
20 10FP320-2*4M加工中心是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引进的一台大型精密龙门加工中心。经过几十年的使用,该加工中心在电气和机械等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老化和磨损。目前,加工中心存在几何精度下降和数控系统落后的问题,设备的故障率和停机率也不断升高,已经无法保证重要零件的加工质量和生产进度。论文以20 10FP320-2*4M型龙门式加工中心为研究对象,在可靠性理论分析基
底吹供气元件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是保证复吹的关键。随着对底吹供气元件研究的不断深入,转炉复吹效果不断提高,底吹供气元件与炉衬本体耐材寿命不同步日趋明显。目前,一般采用底吹元件快速更换技术来解决底吹供气元件一次性寿命与炉龄不同步的问题。本研究在充分调研现场的情况下,对转炉底吹透气砖残砖进行了解剖分析,以揭示其损毁机理。通过对透气元件的生产研究,考察原料、添加剂、生产工艺技术等对透气砖性能的影响,从耐材材
6xxx系铝合金由于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目前已经成为最主要的汽车车身用轻质材料。但相较于传统的车身用钢板,6xxx系铝合金还存在着强度较低、成形性较差、成本较高等问题,严重阻碍了车身用6xxx系铝合金板材的应用及发展。6xxx系铝合金常规制备过程中包括DC铸造、均匀化处理、热轧、退火、冷轧、固溶和预时效处理。其中常规的均匀化处理需要500℃以上的高温,并进行约24 h的保温处理,所需成本较高,并且
近几年随着国内钢铁产能的增加,钢铁形势越来越严峻,钢铁价格不断走低,原燃料价格居高不下,利润空间逐步缩小,降低铁水成本成为钢铁企业生存的最主要手段,而降低高炉综合焦比是降低铁水成本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本文在大量检索并阅读有关参考文献的基础上,对1#1780高炉降低综合焦比实践操作进行了分析归纳总结,其中对原燃料成分配比及当前措施、送风制度装料制度的上下部调剂、提高喷煤比的限制因素及相应措施均进行了